第33章 天下仁义不过刘备,四海志远不及刘禅(2/2)
便有万般埋怨,就埋怨我刘玄德实非良主,不能给自己臣下高官厚禄,若有弃我而去者,我依然有礼相送。
可天下百姓本就困苦,吾心何忍?
张飞愕然,辛弃疾眼神复杂,欲言又止。简雍放松了绷直的身子,又依靠回垫子上。赵云背对众人,悄然勾起嘴角,刚刚紧握的手又松了开。
就在此时,刘备身后的诸葛亮,羽扇轻摇,嘴角却悄然浮起一抹欣慰的笑意。
他看得分明,主公眼底那份深沉的悲悯并未因权柄在手而消磨半分。
这还是那个在新野城外,见百姓扶老携幼相随,宁肯自陷险境也不忍抛弃的刘玄德啊!
这便是他选的主公。
是他卧龙诸葛亮亲自挑选的主公。
阶下的包拯,心中亦是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少主刘禅那份超越年龄的仁厚从何而来!
就深植于眼前这位看似选择了一条更艰难道路的主公身上。
有其父,方有其子。
天下仁道,终究有人传承。
“使君仁心,臣感佩至深!”包拯深深一揖,随即抬起头,目光炯炯,“既行第二策,臣有言在先:此法虽需数年涵养,长沙方能稳定供给税赋兵源,然——”
他话锋一转,斩钉截铁道:
“臣有办法,可在上任伊始,即为使君筹措一笔巨资!此乃启动新政、抚恤民生、整饬吏治之基石!”
诸葛亮轻笑上前,对包拯说道:“此非戏言?”
“军中无戏言!”
刘备也忙问到:“可有伤于百姓?”
“无伤百姓分毫!”
“好你个包黑炭!”张飞便是再迟钝,也看出此乃包拯对主公的试探,不由得又气又笑,佯怒道:“有此良策,何不早言?害得俺老张方才出乖露丑!”
包拯闻言,整肃衣冠对着张飞便是深深一揖:“翼德将军息怒!拯思虑不周,在此赔罪了!”
“哎呀!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张飞素来敬重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何况包拯这等大才?
他慌忙抢步上前搀扶,口中连道,“俺就是个粗莽汉子,先生莫怪!先生若不嫌弃,日后还得多多提点俺老张才是!”
而且他也不是迂腐之人,自然知道君择臣,臣亦择君的道理。
说着说着,自己倒先摸着后脑勺,咧开大嘴嘿嘿笑了起来,方才那点不悦早已烟消云散。
与张飞释然,包拯这才转向端坐上首的刘备,拱手道:“主公,然若要此策得以周全施展,尚需主公拨付一千精兵,并遣一员得力大将听用!”
包拯话音未落,张飞便站出来主动请缨:“大哥,这次该轮到我了吧?给希仁先生当个副手!保管指哪打哪,绝不含糊!”
刘备见张飞如此积极请缨,自是欣然应允:“善!便依希仁先生与翼德!”
当下就取了令箭,交于包拯手上。
诸葛亮羽扇轻摇,又问道:“然我军在长沙不宜久驻。希仁此策,需耗时几何方能见效?”
“长则半个月,短则三五天,必能奏效!”包拯也不含糊,当下就给了答复。
整个长沙就没有什么能人,手中有这一千兵丁,若半个月还拿不下城中的豪强,那他也没有脸再在刘备手下。
干脆收拾背囊回去江夏自己主公身边,做个马前卒,给刘禅去执鞭坠镫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