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92:从养猪开始 > 第146章 收购计划

第146章 收购计划(2/2)

目录

让人去把张泽安、张华强、吴磨贵,还有张福德都叫来。

等人到齐了,煤油灯下,几张脸都带着疑惑。

王建安也没绕弯子,直接把保镇的情况和从王安国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以及自己那个想吞并周老幺屠宰场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办公室里顿时一片寂静。

张泽安刚划着火柴想点烟袋锅子,火苗都快烧手了才反应过来,猛地吹灭,愕然道:“啥子喃?吞并周老幺?”

张华强也皱紧了眉头,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担忧:“是啊,建安。那家伙名声臭得很,在保镇欺行霸市不是一天两天了。

跟他扯上关系,怕是对我们公司影响不好。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们跟他是一路货色?”

吴磨贵想到之前去保镇被人跟踪威胁的经历,更是心有余悸:“建安,上次我去,他手下那几个人凶神恶煞的样子你也知道。

跟他谈合作,怕是羊入虎口啊!”

张福德也开口了:“建安,我晓得你想打开市场。

要不我们就先按兵不动?

或者使点绊子,让他那个破屠宰场快点垮掉?

等他彻底垮了,市场自然就是我们的了。”

王建安静静地听着大家发言,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才慢慢开始分析:“我晓得大家的担心,都是为我们合作社着想,怕惹麻烦。

但你们仔细想想,周老幺为啥突然这么急吼吼地来抢我们那点不起眼的猪下水生意?

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摊子要垮了,他现在是外强中干,欠了一屁股债,尤其是高利贷,利滚利能吓死人。

屠宰场又被上面盯上要整顿,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

人到了绝境,是要拼命挣扎的。

他现在抢我们下水生意,就是为了回点血,应付债主。

如果我们不理他,或者只是小打小闹地对抗,他为了活下去,只会更疯狂,可能就不只是抢下水。

还会用更低的价格去冲击我们的鲜肉市场,甚至可能跑到我们其他乡镇的市场去捣乱。

他那种人,什么事干不出来?

如果真让他缓过劲来,或者狗急跳墙乱咬人,对我们的生意肯定会造成大麻烦。”

看到张福德想开口,王建安抬手示意他稍等:“福德舅舅,我明白你的意思。

等他自然垮台,或者我们暗中使绊子加速他垮掉。

但问题是他什么时候垮?这期间他会给我们造成多少损失?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他都要拼命了,我们还去暗中使绊子,一旦被他察觉,你想过后果吗?

他那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被高利贷逼急了的人,真可能干出极端的事来。

到时候就不是生意损失,而是人身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胁。”

这番话让众人都沉默了,煤油灯的火焰跳动了一下,映着几张凝重沉思的脸。

吴磨贵下意识地摸了摸胳膊,似乎想起了上次被跟踪的心悸。

王建安见大家都在深思,继续说着他的想法:“所以我们换个思路。

我们吞并他,主要目的不是要他周老幺这个人,而是要他那块地皮,那个现成的屠宰场地。

还有他在保镇经营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那些销售渠道、人脉关系。

至于他本人,如果愿意接受我们的管理,遵守我们的规矩,可以留下来做个技术指导或者管理人员。

如果不愿意,拿一笔钱,走人。

我们缺的是熟练的杀猪匠和快速打开保镇市场的机会,这正是他有的。”

吴磨贵忍不住问:“那就算成了,我们有啥具体好处?风险也不小啊。”

王建安:“那好处就大了,首先,保镇市场自然就打开了,而且是和平接手,没人再使绊子,少了多少明争暗斗?

其次,我们的屠宰规模能立刻扩大,他那个场子收拾一下,一天起码能多杀5头猪,产能上去了,我们能开拓更多市场。

而且我们这是正规军收编地方杂牌军,传出去对我们公司的名声只有好处,说明我们实力强、管理规范,连周老幺都干不过我们,只能被我们收编。

其他乡镇那些还在观望或者想跟我们捣乱的小屠宰场,也得掂量掂量。

最重要的是,这样做风险相对可控。

我们是在他走投无路时给他一条相对体面的路,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比暗中使绊子或者硬碰硬要安全得多。”

张泽安一直眯着眼听着,手里的烟袋锅子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磕着,他缓缓点头:“嗯……建安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个理。

趁他病要他命,或者等他自然死,变数太多,风险太大。

把他收编过来,看似冒险,其实是化敌为友,花钱买平安,还能得实惠。

不过收购这事,周老幺那种土霸王,能甘心吗?”

王建安点点头:“所以这事不能蛮干,得讲究方法策略。

我们不能直接上门,趾高气扬地说“喂,你不行了,被我收购吧”,那非得打起来不可。

得找个合适的,他信得过的或者忌惮三分的中间人,先去探探口风,递个话。

而且,我们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让他无法拒绝的好处。

比如,帮他还掉一部分最紧要,逼得最凶的债务,或者给他一个远高于他那摊烂摊子实际价值的价钱,让他觉得卖了划算,能解他的燃眉之急。”

张华强皱着眉头提出最现实的问题:“钱从哪儿来?建安,公司刚起步,虽然有点进项,但账上那点钱还得留着日常周转,付工钱呢。

收购周老幺,就算再便宜,也不是个小数目。”

王建安笑了笑:“钱的事,我想过了,我们可以去信用社贷款。

现在公司有新扩建的屠宰场这些固定资产,有稳定增长的现金流,还有镇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

以公司发展的名义,申请一笔收购兼并的专项贷款,贷个几万块钱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我们本来下一步就要扩大规模,这笔贷款也符合用途。

只要收购成功,保镇市场打开,很快就能产生效益还上贷款。”

说完,王建安又看向张泽安:“泽安舅舅,这事要想成,光靠我们几个还不够,还得你和霍支书出面。

去镇上、甚至县里相关的领导那里通通气,汇报一下这个情况。

就说我们李家沟公司为了规范区域屠宰市场秩序,整合资源,避免恶性竞争,打算整合保镇的不规范屠宰点。

这是配合政府工作,是好事,争取上面的理解和支持。

有政府给我们站台,周老幺心里也得掂量掂量,不敢乱来。

那些放高利贷的,听说政府关注了,可能也会收敛点。”

张泽安听着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们咋忘了这个了,我们还有镇政府这张“虎皮”!好,我这就去找霍书记商量.”

王建安赶紧拦住他:“别急,泽安舅舅。我们内部得先统一思想,把方案细化。

具体怎么谈?派谁去当中间人最合适?我们的底线是什么?最高能出到好多钱?这些都得先商量好。”

几个人在合作社办公室里,一直商量到天黑,初步定下了一个方案:

先找一个保镇那边有头有脸、跟周老幺熟悉又能说上话的人去初步接触,探探周老幺的口风和底线。

同时,张泽安和霍书记去镇上汇报情况,争取支持。

王建安则开始准备贷款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