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出名的猪肉(2/2)
王建安绕着那几间旧房子转了一圈,又看了看旁边的空地。
地方是有的,扩建场地不成问题。
随后王建安又去找了张泽安,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
张泽安一听能扩大生意,把肉卖到外镇去,立刻表示支持:“这是大好事!晚上开会,我肯定到,要是真能成,我们李家沟就更不得了了!”
傍晚,王建安家老屋的院子里,合作社的人再次集结在这里。
现场烟雾缭绕,大家的神情都很振奋。
王建安把今天在肉市的见闻和自己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我觉得,机会来了。
我们的猪肉名声已经打出去了,连施镇的人都跑来买。
这说明外面有市场,而且还不小。
我们不能光守着这个摊子,得想办法把肉卖出去,卖得更远。
第一步,就是吸引外面镇子的小贩来我们这里进货。”
张泽安第一个表态:“建安说得对!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屠宰场扩大,肉卖出去了,我们养猪场的猪就不愁卖了,价钱还能更好。
这是整个合作社的大好事,我支持!”
张春城嗓门大:“我也支持!”
张华强作为屠宰场的直接负责人,想得更多些:“批发价咋个定?定高了,那些小贩子赚不到钱,不愿意来。定低了,我们自己赚得就少了。”
张福德也点头:“还得跟村里说好吧?毕竟这屠宰场是承包的,现在要扩大规模,改动不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摆了出来。
王建安认真地听着,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
“大家说的这些问题,我也想过,我今天想了一天,我也说说我的想法吧。
我是觉得既然要扩大屠宰场的规模,干脆一次性搞到位。
直接成立个猪肉批发的公司,以后我们养猪场的猪都自己杀,自己卖。”
“公司?咋个搞?哪个当老板?”有人问道。
王建安回答道:“大家都是老板,我们搞股份制公司,每个人都是股东。”
王建安的话在院子里激起层层涟漪。
“股份制公司?股东?“张福德挠着头,一脸困惑,“建安,这又是啥子新名堂?我们只听过分田到户,还没听说过啥子股份不股份的。“
院子里顿时嗡嗡作响,大家交头接耳,对这个新鲜词既好奇又忐忑。
王建安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大家莫急,听我慢慢说。
股份制公司就是说,我们大家一起出钱,成立一个专门卖猪肉的公司。
每个人出的钱多少,就占多少股份,以后公司赚了钱,就按股份多少来分红。“
“那不就是合伙做生意嘛!“吴磨贵恍然大悟道。
王建安继续说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又不太一样。
这个公司是独立核算的,跟我们个人的财产是分开的。
以后公司买猪,就按市场价从我们养猪场买,屠宰加工后再卖到外面去。
赚的钱扣除成本后,按股份分给大家。“
张华强皱着眉头问:“那屠宰场现在是我们三个人承包的,成立公司后咋个算?“
王建安看向张华强、吴磨贵和张福德三人:“这正是我要说的,你们承包的屠宰场可以作为实物出资,折价算入股新公司。
当然,这得要你们自己同意。
而且你们可以购入更多的股份。“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张华强作为代表说:“我们没问题,只要能扩大生意,怎么都行。“
王建安点点头:“好,我再具体说说我的想法。
新公司不光是杀猪卖肉,以后还要发展深加工,做腊肉、香肠、火腿肠这些附加值高的产品。
我们要把高龙乡猪肉这个招牌发扬光大。“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成立公司要好多钱?”
“建安这个想法好,光卖生肉赚得少,火腿肠卖得贵多了。“
“我们就会做农家腊肉,火腿肠哪个会做哦?“
王建安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的问题都很实际,成立公司需要不少启动资金,我初步估算至少要二三十万元。
具体的我还没有算过,这笔钱要靠大家集资。“
“二三十万?“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得卖多少猪才赚得回来啊?“
王建安笑了笑:“风险肯定有,但机会更大。
想想看,如果我们的猪肉能卖到全县甚至全市,那需要多少猪?
到时候我们养猪场的规模还得扩大好几倍。“
张泽安磕了磕烟袋,缓缓开口:“我相信建安,我支持成立公司,合作社可以以集体名义入股。“
王建安接过话:“按照国家政策,乡镇企业必须要有集体成分。
我的想法是,新公司由李家沟合作社作为集体股东占股51%,其余49%由社员自愿认购。
如果有人不想入股公司,可以签订代持协议,帮其他想多入股的人购买股份。“
“那公司谁说了算?“有人问道。
王建安解释道:“公司设立董事会,由股东选举产生。大事都要董事会决定,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要向董事会汇报工作。“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大家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王建安都耐心解答。
最终,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参与这个新尝试。
最后王建安总结道:“这样吧,我先负责起草公司章程和可行性报告,泽安舅舅去乡里和县里咨询下相关政策手续。
等我们把成立公司的流程和股份那些都弄清楚了,再开会告诉大家具体的认购金额,大家再决定要不要认购,以及认购好多。“
第二天王建安就跑到了县里找到尹彬。
听王建安说起要在李家沟成立猪肉批发公司的事,也表示赞同。
随后便带着王建安找到当初帮他们办理棚鲜生的朋友。
王建安询问了许多《公司法》和乡镇企业相关政策。
一周后,王建安在尹彬那位朋友的帮助下制定了详细的股份公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