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92:从养猪开始 > 第125章 热闹的信用社

第125章 热闹的信用社(2/2)

目录

五十块的,十块的,两块一块的,还有毛票,都是这段时间卖菜攒下的。

“春城,你屋头这次还多少?”有人问张春城。

张春城拍拍手里的布袋,声音里透着得意:“肯定是全部还撒,5000块。”

“可以哦,万元户就是大气!”

“嘿嘿,差不多,差不多。”张春城嘴咧得老大。

王建安和王太平、王建平也到了,他们家的贷款钱早就赚回来了。

去年扩建那八亩大棚的时候王建安又贷了2万,加上最开始修猪圈和大棚贷的1万块,这次还款的本金达到了3万。

快赶上其他人的还款总和了。

不过今年王建安家还要修新房子。

王建安也打算把那8亩的灌溉系统搞上。

另外棚鲜生去年没有分成,王建安和尹彬的意思是去年的收益用来今年扩大规模,今年过年再开始分红。

所以还完之后也也剩不了多少钱。

张泽安清点了一下人数,手一挥:“人都齐了哈?走!还钱去!”

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乡上走去。

队伍拉得很长,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引得路边其他村的人纷纷侧目。

“哟,李家沟的这是搞啥子?开会啊?”

“开啥子会哦,听说去信用社还贷款!”

“还贷款?这么多人?他们贷了好多哦?”

“啧啧,你看他们那样子,哪像是去还债的,分明是去显摆的嘛!”

队伍里有人听见了,大声回一句:“我们就是去显摆咋个嘛?有本事你也贷嘛!”

引起一阵哄笑。

到了乡信用社,里面只有零星几个人。

信用社里面的工作人员如临大敌,主任都出来了。

“张社长,你们这是……”主任看着这阵仗,有点懵。

张泽安哈哈一笑:“主任,不要慌,我们是来还贷款的!”

主任这才松了口气,脸上也堆起笑:“好事啊!欢迎欢迎!快请进,我们开两个窗口专门给你们办理!”

社员们自动排好队,一个个上前。

柜台上的会计和出纳忙得不可开交。

一沓沓钞票递进去,换来一张张结清凭证。

还钱的场面热火朝天,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痛快。

外面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眼神里全是羡慕。

信用社主任脸上的笑就没停过,这批贷款顺利回收,可是笔不小的业绩。

王建安家还得快,很快就办完了。

他找到张泽安和信用社主任,走到一边。

“主任,我们这贷款还清了,信誉还可以哈?”王建安笑着问。

“可以!太可以了!”主任连连点头,“你们李家沟合作社现在是咱们信用社的优质客户!”

“那正好,我们还想再贷点。”王建安直接说。

“还要贷?做啥子用?”主任谨慎地问道。

据他了解现在李家沟的养猪和大棚事业已经步入正轨,应该没其他需要用到钱的地方了。

张泽安接过话头:“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养猪场那边,规模还要扩大,想再引进一批良种猪崽,还要建几个新圈舍。二

是饲料,现在我们换了全价饲料,那东西可是贵得很。

还有就是大棚那边也想再扩个几亩。”

王建安补充道:“刘镇长上次来视察,也鼓励我们扩大规模,形成示范效应,这事镇上支持的。”

他特意点了一下刘副镇长。

主任也知道县里给李家沟批了一笔专项贷款,不过该问的还是得问清楚:“大概需要多少?”

王建安和张泽安对视一眼,报了个数:“初步打算,再贷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头。

“三万?”主任试探着问。

“三十万。”王建安平静地说。

现在有几个月的空窗期,大棚提供不了收益,反而需要花钱。

而且饲料又是一月一结算,就按现有的存栏猪计算上半年需要的饲料钱差不多就是十二、三万。

主任倒吸一口凉气:“三十万?这……这额度有点大啊……”

他虽然知道李家沟赚了钱,但没想到他们胃口这么大。

“主任,你放心,我们有抵押。”王建安早就想好了,“我们合作社那几十亩大棚,养猪场的地皮房舍,还有里面几百头猪,都可以做抵押。

再说了,刘镇长那边肯定也打招呼了,贴息贷款应该有名额给我们吧?”

正说着,信用社的电话响了。

主任过去接起来,嗯嗯啊啊了几句,态度很是恭敬。

放下电话,他脸上的表情就轻松了,笑着走回来:“哎呀,刚说刘镇长,镇上电话就来了,就是关心你们贷款的事。

说了,要大力支持你们李家沟的发展,额度可以适当放宽,利息也给最优惠的农业扶持利率!”

有了镇上的尚方宝剑,信用社这边手续办得很快。

虽然三十万最终批下来需要点时间走流程,但初步意向达成了,先批了五万让他们启动养猪场扩建和购买饲料原料。

这次不再是私人贷款,而是用的合作社的名义贷款。

张泽安和王建安代表合作社,在新的贷款合同上签了字,按了手印。

看着合同上的数字,张泽安手有点抖,但更多的是激动。

办好手续出来,外面的社员大部分都办完了还贷,听说又要贷三十万的大数目,先是吓了一跳,接着就兴奋起来。

之前开会时王建安已经给大家都算了账,贷二十五万就差不多,不过能有点多的做应急资金肯定是更好的。

不过村里的人都不太相信能贷到这么多钱,这可是他们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

王建安对大家说道:“我就说能贷到这么多吧,回去就可以开始扩建养猪场了。”

大家都信服地点头,现在王建安在李家沟的威信,那是说一不二。

回去的路上,队伍更加浩浩荡荡,气氛更加热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