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1992:从养猪开始 > 第104章 收菜

第104章 收菜(2/2)

目录

尹彬和李兵负责称重记录,赵强则负责把称过的黄瓜搬到车厢里。

轮到张华安了。

他小心地把两个不算满的竹筐抬上秤台,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第一筐,38斤5两!”

“第二筐,36斤9两!”

“张华安家,黄瓜总重65斤4两,按66斤算!”

张华安和老婆眼圈瞬间就有点红了,不是难过,是激动。

66斤!

这大半亩地的头茬收成,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张华安紧绷的肩膀也一下子松了下来,不住地对尹彬点头:“谢谢尹老板!谢谢!”

最后一家称完,尹彬拿着笔记本,站到稍微高点的土坎上,清了清嗓子:“好了,都称完了,

我再念一下各家的斤两和钱数,大家伙儿听好,核对一下!”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尹彬和他手里的笔记本。

“张春城,160斤!2块1斤,320块!”

“张德全,84斤!168块!”

……

“张华安,66斤!132块!”

……

十二户人家,最少的是半亩棚的刘寡妇,摘了52斤,卖了104块钱。

最多的自然是张春城,320块。

虽然各家因为管得勤不勤快,肥水足不足,最终的亩产有点高低,多的亩产能有100出头,少的也有7、80斤。

这还只是刚开始收获,后面还会迎来采摘高峰期。

总得来说,第一次种就能有这个收成,算大获成功了!

念到名字的,脸上都瞬间迸发出狂喜的光芒,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那些没种大棚的社员,也听得心头发热,嘴里“啧啧”有声,掰着手指头替别人算账,仿佛自己也能赚到这么多。

“2块钱一斤,我要是也弄几分地……”

“龟儿子,华安半亩地都搞了130块!”

“现在发钱。”尹彬跳下土坎,大声宣布。

尹彬拉开那个鼓鼓囊囊的黑色提包,露出里面用黄色牛皮纸带扎好的钞票。

没有大额票子,全是10元、5元、2元和1元的新钱。

这次尹彬故意没有兑换超过20元面值的人民币,就是为了增加大家数钱时的震撼感。

崭新的钞票散发出那股特有的、浓烈的油墨香气,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神,连空气都似乎凝滞了。

“张春城,320块!”尹彬数出32张10块的人民币递给了他。

张春城两只手在衣襟上用力擦了又擦,才颤抖着伸出去接过那笔“巨款”。

“呸!”,他也没避讳周围火辣辣的目光,往拇指上啐了口唾沫,开始认真的清点起来:“1、2、3……”

蒋德春在旁边直直的盯着,等他数完一遍,她就一把抢过去又开始数起来。

“张德福,168块!”

张德全喜滋滋地接过,也立刻加入了数钱大军。

……

钱像流水一样从尹彬手里递出,换回一张张按着手印的收条。

拿到钱的社员,不管平时多木讷,此刻都像张春城一样,迫不及待地当场就数了起来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近乎梦幻的狂喜。

终于念到“张华安!132块!”。

张华安几乎是扑过去的。

接过钱,张华安低头看着手里这沓崭新的钞票在晨光下泛着光。

他想起几个月前那五头病猪,想起亏掉的那几百块钱,想起老婆哭红的眼……

手指用力捏紧了钞票,这实实在在的触感却让他鼻子发酸,心里堵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被这沓钱撬开了一道缝。

他没数,直接把钱塞进了棉袄内袋,紧紧贴着胸口。

他老婆看着他塞钱的动作,悄悄用袖子抹了下眼角。

十二户的钱很快发完。

尹彬拉上提包拉链,对意犹未尽的众人抱了抱拳:“辛苦各位乡亲了,黄瓜好得很,明天我还是这个时间点来!”

卖菜的十二户个个眉开眼笑,簇拥着尹彬和两辆小货车往王建安的大棚方向走。

热闹的中心随着小货车的引擎声渐渐远去。

空地上,只剩下那些没种大棚的社员,三三两两地杵着,像被霜打蔫的茄子。

空气里钞票的油墨味还没散尽,混合黄瓜散发出的最后一点清香,但这诱人的味道此刻只让人觉得心里发空。

刚才还沸腾的羡慕和算账的兴奋,此刻全化成了失落和后悔。

吴庭安蹲在地上,随手捡起一根不知谁掉落的,只有小指头长的劣瓜,在手心里掂了掂,狠狠摔到地上,发出“啪”一声轻响。

他越想越懊恼,狠狠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发出更响亮的“啪”声。

随后恨恨地骂道:“唉!老子硬是猪油蒙了心,当初建安喊大家搞大棚的时候,老子咋个就没听哦。”

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小媳妇,看着张春城老婆眉飞色舞远去的背影,再看看自家男人那张蔫巴巴的脸,一股怨气冲上来。

忍不住用胳膊肘使劲捅了捅男人,小声埋怨:“当初喊破喉咙叫你跟着建安哥搞,你非说那是‘悬龙门阵’(不靠谱),怕折本!

这下安逸了嘛?人家摘的是黄瓜,数的是票子!我们只有在这儿干瞪眼!”

她男人被当众数落,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挂不住了,烦躁地一甩胳膊,低吼道:“你晓得个铲铲!闭嘴!婆娘家懂个屁!”

可吼完,他自己也泄了气,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眼睛死死盯着泥地上那片被踩扁的黄瓜叶子,仿佛想从那里面看出钱来。

刘寡妇捏着刚到手的一百零四块钱,心里又是高兴又有点不是滋味。

她家劳力少,只敢搞了半亩地,是十二户里收成最少的。

她看着周围一张张写满懊悔的脸,开口说道:“唉,这世界上没得后悔药卖。

你们蹲在这儿后悔,不如现在就去找建安儿问问看搞大棚还来不来得及。”

吴庭安眼睛猛地一亮,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腾地站起来:“对头!刘嫂你说得,蹲着有屁用,走!现在就去问建安!老子这回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弄个大棚!”

说完拔腿就朝王建安家大棚方向跑去。

“等等老子!”

“走!一起去问!”

其他几个同样后悔的社员瞬间达成共识,谁也不甘落后,全都迈开了腿朝着王建安家那片大棚区奔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