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董承:鸡鸣之时,活捉曹操(2/2)
他这只蝴蝶掀起的风浪席卷天下。
本应该发生的衣带诏,似乎晚了那么一年。
不过,他释放朱皓,送回刘表等人,不就是为了让朝中士卿,去掣肘曹操的脚步吗?
“勤王,清君侧。”
诸葛瑾纵然不知,但也猜测道。
“是啊。”
“清君侧。”
宁辰负手凝望许昌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不过以曹孟德的手段,区区士卿又岂能翻的起风浪,恐怕这也是他对朝堂的一次清理。”
诸葛瑾瞳孔紧缩,进言道:“主公,此为大逆啊。”
“不然呢?”
宁辰转头凝视,平静道:“曹操已经势成骑虎,南地大兴携裹,北地四州要伐,中原四州又凋敝,他若不下重手,丞相府撑不过明年。”
“喏。”
诸葛瑾躬身应喝。
许昌异变。
士卿欲要清君侧。
曹操亦是挥舞起了屠刀。
而大兴稳如泰山,依旧在益州征伐。
这一年,将是大兴蜕变成王的一年,荀攸等人深刻知晓,自然不敢拖延。
绵竹苦攻不下时,益州大吏赵韪,因为刘璋麾下东州兵欺压益州百姓而不忍为由拥兵万余,彻底反出益州,倒戈向大兴。
建安六年。
八月上旬时。
丞相府主力进驻冀州。
审配领军驻守的邺城被围。
曹仁,徐晃二人携兵万余,在巨鹿一带橫截袁尚大军。
消息传回许昌,令无数人为之欢呼,因为前线大捷,不少钱财被运输回来,令丞相府对百姓的储粮进行了收购,许昌百姓拮据缓解了部分。
是夜。
夜班子时。
董承,刘表等人汇聚一处。
“卫将军。”
朱皓目光扫过众人,神情凝重道:“我等汇聚子时,为何久久不见辅国将军前来啊?”
董承垂目道:“未曾通知他。”
“什么?”
朱皓瞬间惊起。
董承目光扫过众人,抿嘴道:“诸位,南阳王刘冯病故了,吾女已经身怀龙子,今夜若是事成,日后尔等便是匡扶天下的大汉肱骨,不是吗?”
“嗯?”
刘表,马腾等人瞳孔一凝。
原来,今夜不只是为了清君侧前来。
董承,还怀着大汉皇太子位的争执之心。
“卫将军。”
朱皓面色有些阴沉。
董承深吸了口气,再度道:“曹贼大军已经进入冀州腹地,今日清君侧之后,日后吾等也能搏得高位,辅佐陛下兴盛汉室,至于差不差伏完,也无所谓不是吗?”
“可以。”
刘表漠然颔首。
“嗯。”
众人极为复杂的点了点头。
刘表为当朝宗正,连他都点头了。
意味着他们今夜这些人,日后要扶植董贵人的子嗣登临皇太子位,只有如此才能符合众人的利益。
“咕咚。”
董承抿了口茶,沉声道:“寿成将军。”
马腾起身说道:“城内戒严厉害,西凉的斥候入不了城,但是有人拿着我西凉军旗伪装成百姓入城,言吾儿已经在城外等候,只要城内响应,他便领军入城。”
“种辑。”
董承凝眸而视。
种辑起身说道:“杨奉辞官之后,便返回老家了,他的旧部本应该在徐晃手中,此次大军出征,只留下数百部曲打理校场,某已经说服他们勤王。”
“可以。”
董承捏着拳头,目光炽热道:“今夜鸡鸣之时,天子与吾女会在皇宫放火,吸引曹子廉入宫,朱皓将军你领我等府中仆从杀往丞相府,活捉曹操的家眷。”
“喏。”
朱皓起身应喝道。
董承再度决断道:“寿成,种辑,你们领杨奉旧部,趁乱攻占西城门,接应西凉铁骑入城。”
“喏。”
马腾,种辑起身应喝道。
董承再度道:“其他人随某前往皇城护卫陛下安全,我们兵分三路攻破许昌,只要天子掌权,可以发诏令让孙伯符从徐州回朝勤王,就算他孙仲谋在怎么避让,也无法忤逆诏
“喏。”
众人起身作揖而拜。
今夜,士卿举事,皆以董承为首。
本就是因为其衣带诏在手,再者也是因为董贵人身怀龙子,也是一种押注,若成前路不可限量。
密谋结束,众人并未散开,而是等候时间。
这一夜。
过得似乎极为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