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 第140章 许昌要变天了

第140章 许昌要变天了(1/2)

目录

“父亲。”

董贵人抽泣道:“曹贼领大军出征冀州,而今许昌正是空虚,若是能联合卫尉卿马腾,还有孙权等人,必然可引徐州兵马,西凉铁骑来许昌勤王,这天下亦是能回到天子的手中,更是会成为女儿子嗣的基业啊!”

“孙权?”

董承起身徘徊不定,沉声道:“你且回宫,为父与种辑,吴硕,吴子兰,王子服,朱皓他们商议一下,此事不能太过着急。”

“喏。”

董贵人施礼而拜道。

“去吧。”

董承目光凶狠道:“为父一定会清君侧。”

“喏。”

董贵人施礼走出府门。

而后,登上回往皇城的车辇。

衣带诏,是刘协早有心思的手段。

可他之所以做出决定,便是自己吃了数月时间的粟米稻谷。

曹操虽然是权臣佞臣,还不至于虐待大汉天子。

当他连着吃了数月粟米时,就察觉到丞相府绝对出了大问题,连天子都吃粟米稻谷了,那百姓能吃什么?

树皮?草根?

亦或如长安一般,易子而食,人相啖。

所以,刘协这个拖着半臂残躯的大汉天子,写下了衣带诏。

董贵人走了。

董承并没有莽撞行动,而是如往常一般。

董贵人刚走,他便前往朱皓等人府邸,就是傻子也能看出问题。

可惜,他却不知,自己府中的仆从,已经进入校事曹府中,给暂时执掌消息处理的满宠上报了此事。

校事曹。

位于霸府之侧。

满宠眼中满是寒意与杀机。

衣带诏,董贵人,马腾,孙权。

一个个名字,犹如利刃般刺入他的心脏。

“典校。”

仆从恭敬道:“末将就听到这么多,其中有马腾,孙权,吴硕,吴子兰,王子服,种辑,孙权等人。”

满宠握着倚天剑剑柄,沉声道:“你立刻回府,查清衣带诏下落!”

“喏。”

仆从恭敬而退。

“许昌变天了。”

满宠踏步走向堂外。

他监察许昌消息已经数年了。

曾经荀彧都在监察之列,不过并未发生任何事变。

可现在,校事官上报的名单涉及太广,以他的权柄根本无法处理,必须要尽快发信前往曹操所在之地。

一刻钟后。

两匹快马冲出城门。

同时,留守在许昌的曹洪接到消息。

巡防的将士多了很多,并且城门处也被严密把守。

在曹操未曾做出决断之前,他们能做的便是严防死守,盯死每一个可能叛乱许昌的人。

一连数日。

连许昌的百姓都察觉到了不对。

巡城卫队增多,每日的宵禁早了不少。

不过多数人猜测,是因为丞相府对于冀州战事的防备,也没有放在心上。

霸府之中。

西曹,内政处理地。

荀彧处理完各州内政,眼中满是忧虑。

“文若。”

陈群眉头紧锁,担忧道:“我等处理内政,程昱主管军事,为何感觉连许昌都不太安生了。”

“是吗?”

荀彧若有所思道。

“是啊。”

陈群如芒在背般说道:“这几日,城内的巡防增多了,连宵禁都提前了一个时辰,某去问子廉将军,他只是说为了防备大兴。”

“文若。”

董昭匆匆踏步而来。

荀彧抬头而视,勉强笑道:“公仁,又是粮草问题?”

“不是。”

董昭摇了摇头,叹道:“粮草现在怎么可能出问题,只不过我发现近日城内以物换物的事情变多了,十石稻谷换十个鸡蛋,二十石稻谷才能换一只鸡,如此下去,百姓迟早要耗光家中的存粮啊。”

“嗯?”

荀彧眉头紧锁道:“仓曹不是已经在大兴贩卖甲级粮食,据我所知已经回笼了百万钱,难道没有去收购百姓的存粮,压低粮价吗?”

“百万钱?”

“杯水车薪而已。”

董昭眼中满是怒气,说道:“那百万钱,全部都被曹洪这个匹夫拿走了,又丢给我一堆次等粮,可大兴卖给我们的就是丙级粮食,这次等粮在大兴只能作为酿酒饲养之用,我等又贩不回大兴。”

“弊端啊。”

“民生凋敝的开始。”

荀彧眼中满是痛苦,复杂道:“大兴此次劫掠的弊端才刚刚开始,今年若是拿不下冀州,来缓解四州的民生,财政,各州郡将会爆发大量的叛乱,而秋收之后这股弊端才会彻底爆发。”

“赋税收取?”

董昭,陈群肝胆俱寒。

各州郡无钱,只有储存的粮食。

秋收之后的丁税,田赋,都会用粮食来交付。

如此往来,丞相府治下的地方,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因为收取赋税,不断的积蓄粮食,却缺少钱财,去压低货价。

除非去掠夺一州,互通次等粮的贩卖,收取百姓钱币丁税,收购四州百姓存粮,才能摆脱弊端。

四州被劫。

后遗症已经突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