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33章 这好圣孙,怎么越看越像建文?

第33章 这好圣孙,怎么越看越像建文?(1/2)

目录

随着朱棣下了决定,车马便行出了招待所,除了搭载众人的两驾马车之外,自然还有随行侍卫。

车驾浩浩荡荡行出,自是让百姓纷纷恻目,猜想这又是何方来的贵人。

而车驾上,朱棣板着脸,朱高煦和朱瞻基也不说话,独有于谦笑道:

“说来还未问过诸位有没有吃过早饭?去旧城足有一二十里,若不吃早饭,怕是有些难熬!”

朱棣闻之,目光扫了一眼眼前这个面带笑意的年轻人,突然反问道:

“我记得于詹事好像是钱塘人是吧,还未问过詹事家世如何?”

于谦见他反问,却也不惊,神态自若道:“贵人好记性,谦正是钱塘人。”

“至于在下家世,其实不值一提,祖居考城,太祖仕元,曾祖迁居钱塘,祖父于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家父则是未仕。”

“令尊虽未出仕,却也算个官宦世家!”朱棣悠悠道:“即是官宦世家,怎会来到琼州任一家仆?”

王府詹事,说白了就是王府的管事,没有官身,不像是詹事府那般有官方的承认,类似于私人幕僚,因而朱棣才会说于谦是个家仆。

这句话中本带着些许侮辱人的意味,于谦却不以为意道:“贵人想是记错了,谦于此处本是求学,蒙王爷器重,任为王府詹事。”

“此即是王爷恩典,却也是谦之愿也,王爷如吾师,谦亦行弟子之礼,名为主从,实为师徒而已!”

“琼王收得个好徒弟啊!”见他不卑不亢的模样,朱棣眼中露出了一丝欣赏。

在他看来,于谦属实是个人才,不是那种普通人才,而是那种罕见的大才!

不仅是因为这两天于谦的谈吐,还是因为于谦这人才思敏捷,年少有为。

要知道,于谦才来琼州两年,但这一路上不管问到什么,都如数家珍一般张口就来,安排的也是妥妥当当。

这不仅说明于谦的聪慧,接受能力极强,还侧面反应了于谦的管理能力。

而更关键的是,于谦年级不大,看起来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年轻就是最大的优点!

现在他已经老了,虽然朝中还有三杨、夏元吉、张辅这些文武重臣,可年轻一代却没有什么出色人物。

这样一来,等他百年以后,他儿子和孙子,又有什么柱国之才可以一用?

所以在察觉到了于谦的才干之后,他也就升起了挖人的心思,心想问问于谦对现状满不满意。

结果于谦的话语回的恰到好处,说这是恩典,也是自己的愿望,我和王爷是师徒,你别在这里离间!

这一番话,让朱棣突然升起了一种无力感,这不同于之前见到火车那种无力感,而是感觉后继无力!

诚然,现在局势还在他的掌控之中,无论是他要立太子还是立太孙,都是随他的愿,可他控制不了自己身后的事情。

老大朱高炽身体不好,他立朱高炽为太子,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和他爹立朱允炆差不多,真正的继承人实际是自己孙子。

这在之前本来没啥问题,他家老二和老三绝不是他孙子的对手,他死后皇位应该能稳稳传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