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屠夫的故事(1/2)
没有一个人喜欢背叛过自己的人。
花四海同样如此。
所以,他从心底里对白胡子长老有着厌恶,同时,若不是大长老唐龙用自己的身体挡在那位长老面前,他定会一剑穿爆他的脑袋,以解多年来一直憋在心头的闷气。
然后又是李家和其它家族的灵者。可以说,今日,上古家族中的几家,少说有半数都在这里,若是花四海选择这个时候动手,几乎能够毁去残留至今的一半上古势力。所幸,他并不是个嗜杀的人,故而,除去李元胜以外,他并没有殃及池鱼。
其实说来,李元胜也是个憋屈的主,他并没有做错什么,甚至,以他的身份、条件,只要他放出话来,在这个大陆,必定会有成千上万的女子拥入他的怀抱,但……他偏偏却阴差阳错的看中了胡晓梅,那个几乎傻了一般的女子……
……
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自然惊动了内门,惊动到了那个从三年前便宣布闭关的中年。在得知这件事后,他脸色阴沉的找上了花四海,让他先把几位家族中的公子放回去,再好好的和李元胜道个不是,余下的,由他亲自出面和其它家族的家族一一交谈。
花四海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中年,时隔三年,他竟是死气愈甚,几乎快要堪比云别,而在这股气息中,还掺杂着另一股好似树木花草腐烂了的味道。这股味道花四海曾在河水村牛二的媳妇上闻见过,那会云别还说:她的身体,已是快要烂了……
四目相对。
平静。
浑浊。
沉默中,终是中年打破了这一尴尬,说道:“当年之事,是我不对,在此,我先向你赔罪,但……当时我真的不能死!”
说着,贵为剑宗宗主的中年,竟然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前,给花四海重重的行了一礼。
“不能死”和“害怕死”是两个不一样的意思。
中年说的不是害怕,而是不能。
于是,花四海静静的等待着他的下文。
许久,伴随着一声叹息声响起,中年又道:“我带你去个地方吧!”
……
……
亲事终于是搞砸了!
这让李元胜从心底感到羞辱、不甘、和一丝无奈。
他重重的看了一眼那个少年,又看了看那个轿子,冷声道:“我们走!”
随着李元胜的一声令下,李家人走了。
他们开心而来,
伤心而回。
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必定会在各大家族中广为流传、成为茶饭后的笑谈。
朱晨望着那个即将消失的白影,咬了咬牙,便想追上去,却被宋云云一把拉住,轻声道:“你干嘛?”
“我去找他啊!”
“傻啊,你现在去找他,摆明了和李家结仇。”
“可那个胖子……”朱晨语言欲言又止。
宋云云说道:“等着吧!李家和剑宗的事情肯定没完,到那时我们再随便找个机会好好和他说说就是。”
剑宗内门。
一个偏僻、甚至有些荒凉的空地。
在这儿,有一个阵法。更是有几枚上古时代才有的灵石。不过,那灵石或许是历经了太多岁月,已是成了半成品,其中灵力,早已是不足昔年的十分之一。
然而,即便如此,周围的灵气还是远胜过空气中的十倍、百倍,让人一进到这里,就有一种肌肤触碰到实质般的感觉。
还有那四根破旧的柱子,密密麻麻的都刻满了上古时代的文字。
花四海仔细的看了一会,方才发现,居然是传说当中的……还魂咒!
“我原以为你不能死的原因和剑宗的那条龙有关,谁知,竟然会这样。”花四海微微的吐出一口气,说道。
中年一愣,反问道:“你竟知道此事?”
“知道一点。”
“仅仅只是一点?”
“还知道有一把用来屠龙的剑。”
苦笑一声,中年说道:“剑宗的秘密你倒是知道了,但我对你……仍旧是个谜,早在三年前我回来时便派人下山调查过你,山下确实倒也有你这么一个孩子,只是,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区区一个乡野娃娃,能够有你这般的气质,而且……还能唤来那么多头化境妖兽。”
闻言,花四海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还魂阵法’在上古时代都是个传说中的东西,放在如今,更是残缺不已。或许接下来的话我可能会令你不高兴,可我还是想说,放弃吧,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还魂阵法”,顾名思义,便是帮助死去的人还魂的阵法。
又号称逆天之阵,能够助人从阴返阳,故而,在上古时期,就被列为诸多禁止中的阵法之一。鲜有人知晓,也鲜有人能够布置,更鲜有人真的能令死去中的人重新复活。
花四海前世曾经见过几次这样的阵法,它们都比眼前的阵法还要完美、灵气还要充足,可是,历经百年、千年,那些主人,依旧未曾等到自己所要等到的人,以至于其中有几个,因为受不了这种刺激,突然发狂,一连屠戮了数千、数万的生灵……
“你不是第一个和我说过这样话的人。”中年看向阵法时有些悲伤、有些柔情、亦还有些麻木,说道:“多年以前,我还未继任剑宗宗主时,上任宗主,还有三爷,他们便也这样说了。”
缓了缓,他侧身看向花四海说道:“可人活在世上总得有些希望、有个念头撑着不是?我已经老了,也快死,现在唯一想的,就是能够在临死之前看一看她。”
月光下。
当那个孤寂的身影被拉扯的好长。
回忆,在此刻也仿佛回到了当年……
那会。
中年尚且还是个屠夫,不会修行,不是灵者,会做的只有杀猪。
他有个妻子,刚逢灾年时有了身孕,于是他妻子说:猪也是生灵,杀多了,或许会有损阴德,不如趁着现在做做善事,替肚子里的孩子求个善报。
中年照做了,他卖了半只猪,买了一些米,在村外的门口摆起了粥摊,天天早晨给那些外来的灾民送粥。如此一来二去,他们也相互熟了,甚至,最后竟成了朋友。
数日后。
天气大寒。
不少睡着的灾民自此再也没有醒来。
他们盼望着那个粥摊,却发现,那个粥摊上的屠夫,已是好久没有来了。
屠夫自然是不可能来的,他的儿子出生了,妻子需要照顾,再说,他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去照顾别人。
可是,有那么一日,那些实在冻不了、饿不住的灾民们找到了他们家,砸开了他们的门,当着哇哇大哭的孩子面前,想屠夫所要吃的。屠夫怕惊吓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于是跪在地上求着他们,想让他们看在往日施舍米粥的份上,放过他们一家,毕竟……他们也要过冬啊!
然而那一日。
他们还是把屠夫家的粮食、柴火全都拉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