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两军对恃(1/2)
刚打掉了关山千里土匪窝的清剿大将军,造反被抄家了。
这消息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全国各省都在议论纷纷。
“这李将军是不是脑子不太清醒啊,才铲平了匪窝,泼天的富贵眼看要来了,他怎么在这个时候想不开,造反呢。”
吃瓜百姓不解,大大的不解,更不解的还有:
“可靠消息,先不管是不是真的反了,据说这李大人是真正爱民如子,清正廉明的大老爷,抄家只抄出了几千两现银,辽城可还养着几万才涌过去的逃荒流民呢。”
“你这消息真可靠嘛?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青天,这世道,哪个做官的不是搜得肠满肚肥的,说清廉可不能光凭一张嘴。”
听闲话的人不信,这与世情不符。
哪有不贪钱的官?没见过。
“真的嘛,我骗你做甚,我又得不了好处的咯。”
“这个我没听说,不过他们不是真反,”闲话的人声音低得只有两个人听见了:“是被逼反的,我倒听说了,原本李大人安分守己在辽城待得好好的,突然朝廷派的大军就把营地扎到人家城门口去了,然后又是抄家又是什么的,生生逼反了人。”
闲话的人说完,还四周多觑了几眼,生怕被人听去,举报出来,人头搬家,交待道:“你可别跟人说。”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另一个马上噤声。
一会,两人又忍不住凑到一起,再度轻声掰扯起来。
这消息当然也不止这两人传播,省城乡下,到处都在议论,每个人都透着一种隐秘的快意。
“新皇更迭才两代,连年都是饥荒,不减赋税,不减租,饿死多少人,这个时候理应拿出态度来的万岁爷稳坐高堂,赈灾的钦差出来一个肥一个,把当地的粮库一开,再施几日粥,卷着银子就走了。李大人仁义之心,收留了这数万流民,今日他们同声共气,并排举旗,也算不得什么新奇……”
这人话还完,一起的友人急急忙忙打断他:“作死啦,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这人看起来是个做文章的,不知道是不是早看这样的官场不顺眼了,满肚子怨气。
“我有说错吗,为官者,当如李大人,把命当命,把人当人,有人亲眼见到,他为了一个快死的乡下丫头头,掏出了自己的家底,半支百年山参。试问这天下,有几个做官的可以做到这个分上。”
没有!
在场听到这话的人都知道,世上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官。
那慷慨陈词者,话到此处,愈加激愤,怒而掷杯:“吾辈有志者,当以李大人为志,先天下之忧而忧,继而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庞有为在此立志,如有机会可归于李大人麾下,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友人忙劝道:“你醉了,说的醉话,我扶你回去吧。”
生怕惹出是非。
只是他们不知道,现场多少人已经为他们此番语言,心潮澎湃,彻夜难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