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不做满月(2/2)
“承义哥说是镇子上的探子来过。”青梅应道。
她与杨承义月老会后很快就成亲了,整个长安营配对成功的几十对新人一起办的,很多人的亲人都在逃荒的路上没了,这样也是为了让没了亲人的新人也不觉得冷清。
成亲后新人们都分到小屋独立出来了。
林忆放下碗:“承义没上石基岭吧,你让他来一趟,就说我有差事给他。”
青梅很快去外面传了话,又回来服侍她,调过来帮手的婶子们把大、小少爷抱出去沐浴阳光。
杨承义进门来,目光在青梅身上停了一下。
才拜见林忆。
后者把手中折好的纸张装进信封。
青梅给她续好茶水,低头出去。
“我现在出门不方便,有个事需要你跑一趟。”
“夫人只管吩咐。”
“你拿着这个,还有我的印章,到城里的银号去,帮我提笔银子,只要银锭。”她把自己的私章还是授权的方书一并递给他。
杨承义忙恭敬接过,小心装进怀袋里藏好。
“让你主子给你从石基岭抽几个人用,不然外出不方便,就说是我的意思。”
杨承义单膝跪下:“谢夫人!”
“去吧,别耽搁,我等用。”
“小的告退。”
林忆摆手手,杨承义退下去。
李长泽这一商量,两日都没回来,林忆拿了银子,两百万两白银装到了后山,随着今年春天,天水恢复,这一年全国收成都大好,后山把余粮都清尽了。
尝到了储存的甜头,林忆把石基岭也掏了个半空,新的备用粮直接堆到了石基岭底下去,关键时刻,这是整个长安营三万多人口的保命粮。
这些事都弄完,林忆铁地想起了什么,问青梅:“我婆婆那边人还安份吧?”
“亲家母那次遭辱后,主子后来亲自敲打过一次,现在老实得很。”
林忆想起那次,也不得劲,不过再差也不能真的置他们于不顾,“叫承义找些人,把老屋看起来,有什么事,保证人安全就行,什么手段我不管。”
青梅应是。
这一番安排走下来,林忆就快出月了,临冬收荷麻的事就提上了日程。
旧年那一批最终出了二寸的成品,实在太少,老祖手感不如年轻之时,不好判定到底如何。
唯二见过实物真品的沈母因为尺寸的限制,也看不出来效果,只等今年。
荷麻有了去年的经验打底,今年就顺利多了,纺线前这一块都完成得很好。
成堆的珍贵丝线码放齐整堆在纺房的指定位置。
余小纶今年的首次开纺宣告失败,八寸余的时候,被沈母一眼弊掉。
“柔度,软度,薄度,都差一点,就差一点。”沈母道。
“但老祖说就是这样的手感。”
“不可能,那五尺真品在我手里放有好几日,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忘掉那种手感,当时给我的感觉太震撼了。”
余小纶挫败道:“那到底要往哪里改进,要不还是请夫人再找两个同行的师傅,一起研究,单靠我一人的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