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丝绸大赛3(2/2)
以手触之,有不可思议的丝滑之感,置于手上,仿若水在流动。
太神奇了。
林忆道:“老师,这么丝滑的料子,女客们应该都很喜欢吧。”
“不一定,”见多识广的沈母道:“你的衣物大多以细棉布为主,喜的就是一个舒服,吸汗,透气。而像那种过于柔软的料子,一般来说,吸汗性和透气性都是极差的。这个作品不一定能出好成绩。”
“竟然是这样,是我见识少,以为越软越好呢。”她左右看看,低声道:“还想着给肚子里的宝宝剪两身小衫,听你这样一说,这个念头再不敢有了。”
沈母宠溺地捏捏她置在膝盖上的手:“傻丫头,这些都是小事,到时只有他穿不完的,长安营一整个女红队,全是最好的手工,这次如果你有收获,带到人回去,几套小衫,易过借火,实在不必忧虑过早。”
“正是如此。”两人又专心看起现场的赛事。
这些都是未来一年的流行风势,有些甚至一举成名,几年都经久不衰,好比现在林忆身上穿的这个料子,就是好几年前,在这大赛上脱围而出的,因为穿着舒服,出来的衣服挺括不易皱,一直深受饮州乃至全国女客的喜欢,流行到现在,还是很多人的做衣首选。
成衣铺里买得起价的衣物也大多以此料为主。
这个赛程花了大概有一整个时辰,因为参赛样品太多,评委们一圈下来也都很疲累。
最终选定一共十二幅作品,进入评委讨论定名次阶段。
沈母评论的那幅软料意料之中当时就被淘汰了,可见日常之物,若不能满足基本功能需要,不管卖点再花哨,也没用!
决赛前三甲新鲜出炉:
第一甲就是那幅卍字深色底的料子,能当场增价,实力摆在那。
第二甲是一幅用色大胆明艳的金色菊底棉布料。
沈母帕子掩住嘴角,低低笑道:“这个作品纯属运气好。”
林忆奇道:“怎么说?”
“它呀,别的我不敢说,至少有一半原因,是因为你那套瓷盏带起来的什么‘深秋效应’!”
“不至于吧,丝绸大赛可是全国有名的赛事,怎么会受我一套瓷盏的影响?”
“流行的风尚就是这样的,互相都有影响,往前数年,饮州能拿到名次的,都是极为素雅的作品,今年偏偏有了这么花哨的作品出位,你莫要小看瓷盏这个‘深秋效应’。售价达到两万两一套,就是最大的流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