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前期准备(2/2)
李木柱也说:“五百文实在多,一般工地上大工才四百文多点,你们也还没赚钱,可以少给些,后面你们赚钱了,多给点我们也高兴。”
周氏不好意思道:“正是这个理,我一时高兴过头了。”
林忆:“我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这个钱咱能给,只要你们不嫌活累。”
周氏:“庄稼人怕什么活累,只怕赚不到银子。”
木柱:“长泽兄弟,你说句话。”
“我都听丫头的。”李长泽道:“现在就是活累,又多,你们如果不干,丫头只好另外请人,这钱就让别人赚了。”
李木柱忙说:“那不行,我干我干,这钱我得赚,铁蛋长大了,我明年还想送他去学堂呢,到时买纸买笔,束脩也不便宜。”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长泽哥和木柱哥先把你们背过来的板粟过称,然后搞棚子,我和嫂子煮晚饭,吃完以后,咱们直接开工搞板粟。”
大伙都说好。
总之林忆的意思就是,今晚棚子要弄出来,板粟也要搞出来相当数量。
四人两两开忙,煮饭这事对于她们来说实在再简单不过,一个洗米上火,另一个就洗菜备菜,等饭香飘出,菜也下锅了。
男人们给板粟过完称,又把用到的木料都搬到了屋边,准备搭棚子用。
就听媳妇子们叫开饭了,今晚吃的是红烧黄鳝,清炒大白菜,蒸水蛋,大白菜还是木柱两口子带来的那些,还剩两个。
周氏说:“你们那菜长出来还要时间,吃完了,我再给你们背。”
林忆:“那我不跟你客气,这确实还要时间呢。”
“客气什么,这东西没有归没有,我们那园子里真是多到吃不完,都丢着喂鸡,喂猪。”
李木柱家因为长期有活干,有进项,在李家村生活条件是相对好一点的,养了两只鸡下蛋,每年还专门捉一只猪崽子,养足一年,过年就杀,卖一半,留一半自家吃,他们家平时怎么样不管,过年一定是肥年。
庄稼人有活的时候,吃饭的速度飞快,四人边说边吃,一会儿就干完了,简单收拾一下碗筷,继续开工。
两位媳妇子,一人一台磨,虽然慢,但一个时辰下来,也磨了相当数量的板粟。
差不多的时候,周氏主动说:“忆丫头,剩的不多了,你去调粉,这里交给我。”
她这是要避嫌。
林忆暗自庆幸自已没有找错人。
这些东西技术难度不高,就在于一个巧字,调粉比例,过油的火候和时间,这些起决定性作用,但有心的人,瞧上那么几回总是能弄懂的。
这也是周氏两口子的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