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8章 新政权的规划(1/2)
兴帝没有做到的事情,冷锋已经帮他做到了,让他在自己的祖地上了却一生,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南北两方的军队已经按照之前制订好的策略,开始选择军区驻扎下来。
这个时代的军队还只是以陆军为主,接下来将要进一步的细化,组建多元化兵种,为后续的出海作准备。
至于冷锋,并没有前往南北两地去视察,而是直接回到了洪山庄之中。
临江城现在还是后方本营,相当于是最原始的革命根据地。以临江城的规模,即使是以后再如何扩建,也无法成为一座超级大城,所以这里只能算是前期的过渡阶段。
按照冷锋的规划,他还是偏向于将以后的都城放在大名府。这个时代的大名府其实也是后世的北京,这个时代曾经是朝廷的陪都。
大名府地处平原,兼有运河通达之利,无论人口容纳、物资转运还是军事防御,皆远胜临江城。
不过现在还没到搬迁的时候,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名府还没有经历过后世几百年的发展。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历史文化底蕴,都没有达到能够成为一国都城的程度。
如果说在这个时代,最适合为都城的,还是曾经的那些六朝古都。
特别是距离临江城最近的金陵,那里已经拥有成熟的条件,只要稍加整理就可以作为新政权的都城。
而且相比较于交通条件来说,金陵也比大名府要好的多。
不过冷锋还是决定将新的都城放在大名府,而且已经在诸葛隆中攻占下大名府之后,就开始着手开工建设了。
其实这个时代的大名府已经有了北京城这个名字,而且还是被蒙古人准备建成都城的。
冷锋的规划就是以北方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和科技中心,南方用来发展经济。毕竟相对于北方地区来说,以后的南方是可以和外面的世界相通的。
只要有一个政权能够统筹好这一切,保持好南北两方的平衡发展,那么就可以让这个世界按照预定的轨迹前进。
冷锋现在要完善的就是这方面的人员班子和制度问题,只有保证第一代人能够按照制度来推行计划,并且在后继的进程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完善问题,才能够让未来越加美好。
冷然是经历过后世发展阶段的,他十分清楚在这种新的制度下,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有了前车之鉴,就可以为后世之师。
冷锋虽然不能够保证一定可以在这个时代建立起一个理想型的国度,但是一定可以让这个时代的发展比他那个时代更好。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经历过后世那么多的外来文化入侵,虽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依然过的艰难,但是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依然存在。
只要让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思想也不会像所世那像跑偏。
这个时代的人知识水平普遍低下,但是他们在思想认知方面却是没有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