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飞艇!(1/2)
北平,燕王府。
与云南那摧枯拉朽般的战事相比,这里的气氛,却显得有些沉闷。
朱棣一身戎装,坐在帅案之后,眉头紧锁,死死地盯着面前那副巨大的漠北军事沙盘。
沙盘之上,代表着北元残余势力的红色小旗,依旧密密麻麻,如同附骨之疽,盘踞在长城之外的广袤草原之上。
在他的下方,张玉、朱能等一众燕山卫的悍将,个个盔明甲亮,神情肃穆,却又都带着几分按捺不住的焦躁。
“王爷!”
性格最为火爆的朱能,第一个忍不住,上前一步,抱拳请战。
“末将听闻,沐英那小子,在南边打得是风生水起,好不痛快!咱们……咱们也不能总在这儿干看着啊!那帮北元的鞑子,最近又开始在边境上探头探脑了。请王爷下令,让末将带三千铁骑,出去冲杀一阵!也让他们知道知道,谁才是这草原的主人!”
“没错!王爷!末将愿为先锋!”
“请王爷下令!”
一时间,整个帅府之内,请战之声,此起彼-伏。
朱棣却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缓缓地,从桌案上,拿起了一份来自应天府的《大明日报》,以及一封……由他夫人徐妙云,亲笔所写的家书。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都在报道着云南的大捷。
那字里行间对“新式火器”和“新式战法”的吹捧,看得他这个真正的沙场宿将,都有些眼红。
而徐妙云的信中,除了报平安和讲述两个儿子在“皇家格物学院”的趣闻之外,更是用一种极为崇拜的语气,反复地,提及了一个人的名字——
澳王,朱旺。
“……夫君,你是不知,旺哥他……当真是神人也。他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皆远超我等凡人想象。炽儿与煦儿能得其教诲,乃是天大的福分。妾身如今,亦在医学院旁听,方知天地之大,格物之妙……”
朱棣放下信纸,心中五味杂陈。
他当然知道朱旺厉害。
他送来的那些千里镜、新式地图、甚至是那匪夷所思的“光学电报”,早已让朱棣的燕山卫,在情报侦察方面,占尽了优势。
但他还是有点不服!
他朱棣,是大明朝最能打的藩王!
他靠的是手中的长枪,胯下的战马,以及麾下那支百战百胜的燕山铁骑,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赫赫威名!
可现在,所有人都告诉他,时代变了。
一个远在京城,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堂兄,随便拿出点“奇技淫巧”,就能让沐英在南疆,打出他做梦都不敢想的战绩。
这让他如何能服气?
“都给本王闭嘴!”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虎目圆睁,环视着下方的众将,“冲杀?冲杀有什么用?!”
他指着沙盘,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烦躁。
“你们以为,本王不想打吗?可你们看看!那草原,有多大?那鞑子,来去如风!咱们的铁骑再快,能快得过他们的战马吗?咱们的人再多,能把整个草原都给填满吗?”
“打不着,追不上,耗不起!这,才是咱们最大的困境!”
“若是不能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将他们连根拔起。就算咱们打再多的胜仗,也不过是……给他们挠痒痒罢了!”
朱棣的这番话,让原本还战意高昂的众将,都渐渐冷静了下来。
他们知道,王爷说的,是事实。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从门外走了进来。
“启禀王爷!应天府……来人了!”
“应天府?”朱棣眉头一皱,“谁?”
“是……是澳王殿下府上的人。为首的,是一位自称‘道衍’的大师。”
“道衍?”
朱棣一愣。
他记得这个名字,徐妙云在信中提过,说是朱旺身边最倚重的谋士,一个……极为了得的和尚。
他来做什么?
……
半个时辰后,燕王府,一间僻静的禅房内。
朱棣与道衍,相对而坐。
“大师……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朱棣开门见山地问道。
他不喜欢拐弯抹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