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静待天时双将归来(1/2)
夜色深沉,襄阳驿馆之内。
烛火摇曳,映照着曹操和程昱两人沉静却暗藏锋芒的脸庞。曹仁按剑立于门外,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确保无人窥听。
室内的酒菜早已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粗略的荆州地图。曹操之前那副恭顺落寞的神情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属于枭雄的深邃与冷静。
“仲德(程昱字),今日堂上,你都看到了。”曹操的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襄阳的位置,声音低沉而清晰,“刘景升,老矣!暮气沉沉,只知守成,毫无吞吐天地之志。燕王刘隽虎视于北,孙策鸱张于东,此乃危局,亦是天赐之机,他却只想着高垒深沟,遣使纳贡……岂能长久?”
程昱捻须颔首,眼中闪烁着洞悉世事的光芒:“主公明鉴。刘表确已无进取之心,只想偏安一隅,做他的荆州之主。然则,其麾下并非铁板一块。蒯良、蒯越兄弟,智谋深远,今日虽未多言,然其眼底那一丝失望,却逃不过昱之眼睛。蔡瑁、张允之辈,手握水军重权,却更似趋利自保之徒,与蒯氏并非一心。”
“不错!”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刘表长子刘琦,性情温和,然不为蔡氏(蔡瑁之姐,刘表后妻)所喜。幼子刘琮,借蔡氏之势,恐有夺嫡之心。此乃内部之大患!今日我刻意强调刘隽势大难敌,唯有固守,一来是为安刘表之心,得其信任,获此南阳立足之地;二来,亦是试探。果然,蒯氏等人对全然固守之策,心有不足却又无可奈何。此便是我等之机!”
程昱接道:“主公所言极是。刘表安排主公驻守新野,看似将我等于置于对抗燕王的最前线,欲借刀杀人,或让我等与北地强敌互相消耗。然则,此亦正合我意!新野虽小,却是荆州门户,北通中原,南扼荆襄。我等于此,既可名正言顺招募流亡、操练军马,又可远离襄阳是非之地,静观其变。”
曹操走到窗边,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看见那遥远的、强敌环伺的中原,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决断:“刘隽势大,暂时不可与之争锋。孙策锐气正盛,亦非易与之辈。眼下之计,唯有荆州!刘表年迈,二子不和,文武离心……此乃天欲以荆州资我曹孟德!”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程昱:“我等当下之要务,首在‘扎根’与‘观望’。”
“其一,赴新野后,即刻整军备武,广纳自中原逃难而来的士人百姓,暗中积蓄力量。示以外在之恭顺,行内在之扩张。”
“其二,密切留意襄阳动向。蔡氏、蒯氏之矛盾,刘琦、刘琮之争,皆需了然于胸。可遣细作,或用财帛,暗中交结、离间,使其内耗愈深。”
“其三,”曹操顿了顿,语气愈发深沉,“对刘表,要继续示弱、示忠,使其不疑。对荆州士民,则要示以英武仁德,与襄阳的暮气沉沉形成对照,渐收人心。”
程昱深深一揖:“主公英明,此乃鸠占鹊巢、以待天时之妙策。刘表自以为将困局甩给了主公,却不知正是将一把利刃悬于自己颈侧而不自知。我等便在这新野之地,静待刘表身故,或荆州内乱之时……”
曹操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意,接过程昱的话:“届时,荆州无主,或主幼国疑,内部分裂……便是我曹孟德,以‘援救’之名,顺理成章入主襄阳,将这荆襄九郡,尽收囊中之时!”
突然,院外传来一阵轻微却急促的脚步声,曹仁立刻警觉,手按剑柄低喝:“何人?”
“子孝将军!是我,于禁(文则)!”
“末将李典(曼成),求见主公!”
声音带着疲惫,却难掩激动。曹仁一愣,迅速开门,只见两名风尘仆仆、甲胄残破却目光坚毅的将领站在门外,正是于禁和李典。
曹仁又惊又喜,连忙将二人引入室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