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凯旋门下,最毒的捧杀!(2/2)
周瑜一掌拍碎了身前的紫檀木案,俊朗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
“瘟疫?!”
“好端端的,哪来的瘟疫?!”
“报——!”
一名亲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大都督!不好了!城西的贫民窟,一夜之间,倒下了三百多人!症状……症状和传闻中的一模一样!”
“报——!”
又一名斥候冲入!
“大都督!我们派去封锁道路的军队,有……有十几个弟兄也染上了!现在全都高烧不退!”
一旁的鲁肃,急得满头大汗。
“大都督!这瘟疫来势汹汹,前所未见!当务之急,是立刻控制住它!否则,我江夏……危矣!”
“慌什么!”
周瑜猛地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铁血的狠厉!
他周公瑾,连曹操八十万大军都不怕,还会怕区区一场瘟疫?!
“传我将令!”
“第一!斥资千万!从此刻起,封锁江夏全郡!军队上街,设下关卡!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违令者,杀无赦!”
“第二!城内所有染病之人,不论身份!全部给我强行带走!集中隔离到城外的军营里去!”
“第三!贴出榜文!高价悬赏!全天下搜罗名医!收购药材!但凡能治此病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周瑜的命令,果断而霸道!
他相信,在这世界上,就没有钱和权解决不了的问题!
然而!
他第一次,失算了!
命令下达的第二天,江夏城东,一个江东世家的大族府邸,直接冲开了军队的封锁!
“我乃顾氏子弟!我儿只是偶感风寒!你们凭什么抓人!”
一名锦衣中年人,指着军队校尉的鼻子破口大骂!
“滚开!耽误了我儿的救治,你们担当得起吗?!”
校尉面露难色:“顾大人,这是大都督的命令……”
“周瑜的命令?!”
那顾大人冷笑一声。
“他周公瑾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我江东孙家的一条狗!也敢管到我顾家的头上来?!”
“给我冲出去!我看谁敢拦!”
顾家的私兵与封锁的军队,当街对峙,剑拔弩张!
同样的一幕,在吴郡、张氏等各大世家府邸前,不断上演!
周瑜的铁血封锁,在盘根错节的江东世家面前,形同虚设!
而更让他绝望的是,那些被他高价请来的名医,面对这种诡异的瘟疫,一个个束手无策!
药材的价格,被炒上了天!
一碗普普通通的汤药,甚至需要百金!
富人区的世家子弟,还能靠着金钱和名贵的药材吊着命。
而贫民窟里,那些被封锁在肮脏小屋内的百姓,只能在绝望中等死!
“凭什么啊!凭什么他们有药吃,我们就得等死!”
“周瑜大都督呢?他不是说要救我们吗?!”
“救?他救的都是那些有钱人!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
怨气,如同瘟疫本身,在江夏的底层疯狂滋生。
周瑜引以为傲的“金钱万能论”,在天灾面前,第一次,彻底失效!
他站在都督府的高楼上,看着远处贫民窟升起的焚烧尸体的黑烟,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
荆南,公安。
气氛,同样凝重到了极点。
“军师!南郡失守了!十几个村子,都发现了疫病!”
“军师!武陵郡也……”
刘备急得在府邸内来回踱步,一张仁义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心痛。
“军师啊!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们府库里那点钱,连给将士们发军饷都紧巴巴的,哪有钱去买那些天价的药材啊!”
张飞豹眼圆睁,急得直跺脚。
“这瘟“疫”比曹贼还他娘的狠!看不见!摸不着!这仗怎么打!”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微闭,一言不发,但紧锁的眉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沉重。
整个府邸,愁云惨淡。
就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之时。
诸葛亮却异常的冷静。
他没有像周瑜那样下达铁血命令,而是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本江源当初赠予他的手札——《格物初探》。
他点上油灯,彻夜研读。
“老师曾言,世间万物,皆有其理……”
“瘟疫,亦是一种‘物’,它既能传播,便有其传播之‘理’……”
“水……空气……接触……”
第二日,天还未亮。
诸葛亮走出书房,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主公!”
“亮,有办法了!”
他直接下达了一连串与周瑜截然不同的命令!
“传我将令!”
“第一!立刻启动‘官吏下乡’体系!所有官员,深入村落,安抚民心!告诉百姓,不要慌!主公和我们,与他们同在!”
“第二!在荆南四郡,全面推广‘防疫三宝’!”
“防疫三宝?”刘备愣住了。
“没错!”
诸葛亮拿起早已准备好的道具,高声宣布!
“其一,勤洗手!”
“其二,喝开水!”
“其三,戴口罩!”
他拿起一块用几层麻布缝制的简易口罩,亲自给刘备戴上。
“老师曾隐晦提及,某些病祸,乃是由口鼻而入!此物虽简陋,或可阻挡一二!”
“还有,立刻派人张贴告示,发动所有百姓,依据老师所赠的《神农百草经》残篇,上山采集中草药!熬制大锅汤药,免费分发给所有百姓!”
“我们没钱买名贵药材,但我们有力气,去采摘那些不要钱的草药!”
刘备听得目瞪口呆!
这……这就行了?
不封城?不抓人?就靠洗手、喝开水、戴口罩?
这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但看着诸葛亮那充满智慧与自信的眼神,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好!就按军师说的办!”
于是,整个天下,最奇特的一幕,再次上演!
周瑜的江夏,街道上是手持兵刃、如狼似虎的士兵,空气中弥漫着恐惧、绝望和浓烈的药味。富人区和贫民区,被一道无形的墙,隔成了地狱和人间。
而诸葛亮的荆南,田间地头,是官吏们带着百姓,一边高唱着战歌,一边搭建起一座座大锅,熬煮着气味刺鼻的汤药。每个人的脸上,都戴着滑稽的麻布口罩,眼中虽有忧虑,但更多的,是一种官民一心,共抗天灾的希望!
然而,瘟疫的恐怖,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无论是周瑜的金钱,还是诸葛亮的“三宝”,都只能延缓,却无法根除这场灾难。
死亡的人数,依旧在不断攀升。
就在两方都快要撑不住的时候。
瘟疫的核心爆发地,“三不管”村落。
那个第一个发病的流民,在被隔离后,病情突然极度恶化,浑身抽搐,眼看就要断气!
两边派出的医者,都束手无策!
就在这最绝望的时刻!
两匹快马,同时从卧龙岗的方向,疾驰而来!
一封一模一样的信,同时送到了周瑜和诸葛亮的手中!
两人急切地拆开信封。
信上,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一张画着几片琉璃叠在一起的,结构古怪的器物图。
图下,还有一行铁画银钩的小字。
“此疫之解,非在药石,而在‘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