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靖难刚成功,朱棣要杀我! > 第75章 姚广孝献策,朱高炽搞钱

第75章 姚广孝献策,朱高炽搞钱(1/2)

目录

是啊,朱允熥好眼力,他看得没错,那个人非是旁人,正是纪纲。

纪纲把这件事向朱棣如实地做了报告。

朱棣接到了纪纲的密报之后,赶紧把姚广孝给找来了。

姚广孝进来之后,发现朱棣的气色不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不由地问道:“陛下,你把贫僧找来何事呀?”

朱棣便把纪纲的那封信递给了姚广孝。

姚广孝看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

“陛下,这件事有点儿棘手啊,你打算怎么办?”

“没想到徐辉祖和常茂他们聚在一起,竟然商量着要夺取北平。

北平绝不能有失啊。

如果北平丢了,

北边是北元,那还得了?”

姚广孝手捻须髯,沉吟了片刻:“陛下,你也不必太过紧张。

纪纲在信上说得清楚,朱允熥并没有夺取北平的意思。

他们也只是那么一说,朱允熥不点头,他们说了也是白说。

由此可见,朱允熥对于陛下还是比较忠心的,他还是念手足之情的。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只是朱高煦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到蜀地去刺杀朱允熥啊。

他去刺杀朱允熥,

朱允熥心里能没有感觉吗?

朱允熥还是一个比较有格局的人,

他知道咱们现在共同的敌人是北元,

只有团结起来对抗北元,才有胜利的希望。”

朱棣神情黯然:“真没有想到,当初,徐辉祖给咱们带来了那么大的麻烦。

朕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不和他计较,同意他投靠朝廷。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到了北平,又铁了心,要支持朱允熥。

怪不得他到北平去的时候,提出了要听从朱允熥的指挥,却不服从朱高煦的命令呢,

原来他早有预谋啊。

要不,把徐辉祖调回来如何?”

姚广孝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咱们好不容易调集来1万军队,交给了徐辉祖。

让他带到了北平。

朱高煦那边的兵力太少了。

如果把徐辉祖调回来的话,指望朱高煦一个人,恐怕是独木难支啊。

虽然徐辉祖对朱允炆比较忠心,但是,当外敌入侵的时候,他还是有大局观念的。

他还是会抗击北元的。

朱允熥就更没有必要调回来了。

他手下只有常升的军队,加在一起不过1000来人。

周高煦打来报告,不是说朱允熥他们从元军那里借了10万支箭,就凭这一点来说,一般人能做得到吗?

而且,他也给了朱高煦5万支箭呀,5万支也不少了。

当年,我们在北平坚守,对北平最是了解不过了。

北平城池高大,护城河也深,元军来犯的时候,

咱们最重要的兵器就是箭支。

正所谓大将军不怕千军万马,只怕寸铁。

咱们只要有足够的箭在手上,就不怕北元的军队。

朱棣认为姚广孝说得有道理。

诚如姚广孝所说,朝廷现在因为把所有的钱都拿去悬赏捉拿海盗陈祖义去了,国库里,已经底朝天了。

因为这件事,朱棣已经找夏原吉谈了几次了。

夏原吉也是急得没办法,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希望朱允熥能把杂交水稻研发出来,然后,先是在蜀地试种,然后,在全国推广。

只有这样,增加粮食的产量,赋税的收入才能提升,

朝廷国库里没有钱了,因此什么都缺,兵器也缺少,剑支也缺少。

不管怎么样,朱允熥能够弄来10万支箭,也是相当不易的了。”

朱高煦打来报告,让他多批一点箭支给他,

他哪来的箭?

打仗本来就是在消耗钱财,

朱允熥三天两头找他要粮,要马,要钱,现在又要箭支,

他都给朱高煦烦死了。

姚广孝想了想,说:“不如飞鸽传书给朱高炽,让他从蜀地想办法,再筹集一些钱财过来,再在想办法弄一批箭。

朱棣想到了蜀地,

张氏的哥哥张辅在蜀地。

说实话,朱棣对于张玉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那一次,他们在战场上遇到了盛庸那个疯子,

盛庸十分狡诈,使用弓箭和战车相互配合的作战方法把他们困在了南军的队伍之中。

朱棣死活冲不出来。

张玉已经杀出了重围,后来,他发现朱棣还没有冲出来,

张玉调回头又杀进重围,终于,把朱棣给救了出来,

张玉自己的命却搭上了。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朱棣封张玉的儿子张辅为新城侯。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朱棣动了改立张氏为皇后的心思。

但是,他觉得现在时机尚未成熟你。

其实,朱棣也知道,张辅在蜀地干了很多的不法之事,尤其,张辅那小子贪财好色,现在恐怕是肥得流油啊。

据说,他府上的女人比自己的皇宫里的女人还要多。

朱棣一想,姚广孝说得也有道理。

特殊情况就得特殊对待,国库现在不是没钱吗,张辅那小子不是丢了20万两银子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