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神异(2/2)
等过了人多的地方,侍者们就会割断细绳,将这些珠宝取走,免得在下车迎亲时暴露。
高殷也不会拿回来,就当做对近侍的赏赐。
这其中最妙的,便是对这群公子常侍的要求了,他们是同谋者,但即便心中知道这是布局,仍旧会被万民对高殷的崇敬所震撼。对他们来说,高殷是不是真有神力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殷能否赏赐或剥夺他们的权力,而军权、民望都在手中,高殷就始终能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那么即便是虚假的神力,也会被真正的权力所替代。
与至尊同谋愚弄天下,反而成为了他们的荣幸,也是他们与至尊的秘密,秘密最能拉近关系。
这甚至还小小的推动了一把算数的发展,因为高殷要做到让宝石飞舞起来,需要经过大量精密的计算,这是他自己做不到的,所以才需要群策群力,让近臣们一起想办法。古代科学的发展之难,就在于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难以变现,但只要与帝王的需要扯上关系,那么就会获得举国体制的加持,硬生生把这条科技树点到进阶。
虽然只是一个小规模的运用,也算是个开始,以后会有更多在数字计算和物理化学方面的需要,既能帮助高殷展示神迹、巩固皇权,又能暗搓搓的推动各项学科的发展,总能开启一些民智,和西方争夺工业革命的开端。
不是名为周国的西方,而是更遥远、在另一片大陆的西方。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排山倒海而来,它们扑向群臣,如一阵炽热而汹涌的春风,将他们尽数笼罩。更煊赫的拜贺,他们也不是没听过,那往往是在重要的节日,而且多半出自先帝的威逼,声音是大了,内心未必恳诚。
今日迥然不同。这扑面而来的声浪里翻滚着近乎炸裂的赤诚,那是从成千上万颗真心中迸发出的狂热,它们团结、滚烫、汹涌,几乎要与太阳融合,将这片天空点燃。
这才是天朝圣君出宫接受膜拜的场面啊!
“自汉以降,历代诸帝,可曾有至尊今日之风范?”
陈康不由得骄傲自满起来,向着身边的陈善藏吹嘘起来,不远处的颜之推、魏长贤和房熊等人持重,没有附和,年轻一些的冯子琮、李德林等人微微点头,与有荣焉。
他们都是文林馆的臣子,论起来是高殷的潜邸旧臣,与高殷更亲近,如今随着高殷践极、将文林馆制度化,文林馆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已有官方文坛指定会所的趋势。
魏收与阳休之等素来对权势动向极为敏锐的臣子,早已嗅出不同寻常的气息,各借机由与文林诸士交结往来、示好攀附。就连一向沉醉词章、喜爱文学胜过权位的邢邵,也被文林馆的风流气象所吸引,馆中待诏饮酒、纵情高歌的盛况,恰恰击中了邢邵最浪漫的幻想。
因此文林诸人也深度参与了高殷的多数活动,许惇为宋黄花做媒,陈山提寻了刘桃枝做媒,李祖娥的弟弟为侄女做媒,其他封氏郑氏,都寻了文林中的颜之推、魏长贤为自家做媒,与至尊一方的朝臣媒人遥遥相对。
诸葛颖摇摇头:“我想是未曾有的。汉高祖初创大业,四匹白马都凑不齐,汉文更以俭约节欲自持,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岂能与当今至尊相比?”
陈康略有些尴尬,这种说法反衬得高殷像是一个昏君,心下顿时恼怒。诸葛颖这家伙,看了至尊所著的三国,真就以诸葛亮自比了,总是爱在这种时候表现自己的贤来!
文林诸臣也不都是一伙,内部同样各有派系,不过陈善藏在此,颜之推等人也不欲让外人看了笑话,于是各出言打岔,将话题转抹了去。
陈善藏乃是高澄的重要幕僚、为其挡刀而死的陈元康之子,至尊近来将其收到身旁,既是抚慰忠臣之后,也是在筛选与他一同驻扎晋阳的心腹人选,陈元康在大丞相府掌管国家机要,又多立军功,能文能武,在晋阳地位只高不低,他的儿子在晋阳也能混得开。
这样的人,也是将来宰相的热门人选,不能在这时令其看扁了他们文林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