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情狩(2/2)
这个想法得到一些臣子的认可,不过也总有人会说什么“改易制度是亡国之兆”,还有“齐帝之路为黑马所掌控”的流言,高殷指派人下去查了,但本心上不怎么当一回事,他自己都会玩这一套,又怎么会陷入别人的话术中,只要别人对自己有着不满,总会变着法子来砸场子。
现在揪着这些细枝末节不放,反而说明了他们抓不到其他的破绽,只能在无关紧要处做文章,高殷反而更放心。
看得见的反对是提意见,看不见的那些才叫做造反。
皇后当然也有着自己的御辇,不过此次是临时出门打猎,一切轻装从简,因此带着一辆翠辂车用来跟随皇帝,便已经足够了,郁蓝甚至没待在自己的车内,而是跟高殷同乘一车,偶尔亲自驾马,别有一番快乐。
今日郁蓝所着的是齐国的武官袍服,部分地方稍作改动,例如高殷戴通天金博山冠,她便头戴武弁,身穿绣着凤凰图案的绛红丝绸锦袍,左额处插貂尾和金质蝉形饰,脚上套着突厥人常穿的皮靴,本就健美的身材在玉带的勾勒下显得玲珑有致,像是镀上了一层浪漫的玫瑰红,映衬得这个小麦肤色的突厥皇后更有异域风情。
高殷目不转睛地看着,郁蓝被注视得习惯了,骄傲地坐直、挺起胸膛,忽然被高殷撩起上衣下摆,折了几下,露出她的小腹,棱角分明的腹肌极具活力,微微按压下还会反弹起来,让高殷爱不释手。
“这样就更好看了。”
郁蓝撇着嘴:“你的爱好还真奇怪。”
她却也不阻止,像是期待高殷的双手产生魔力,能在这里唤醒生命的奇迹。
高殷旋即轻拍起来,一边拍一边哼着歌,郁蓝笑骂了一句“把我当成皮鼓了”,两人依偎在一起。
辂车驶出宫门,百姓们纷纷凑近了看,盖因新天子出宫都会扬起名贵的挂画,带着骑僧招摇过市,而且多数时候都会分发一些钱粮,又或者令侍者直接在街市上购买糖饼果子,现场分发,因此就连小孩都爱跟着。
通常臣民们也不会跟得太远,倒也不是不想继续,而是天子喜欢在城中转转,临时找上部分臣子或勋贵,若他们没有正事便带去狩猎,进入这些勋贵所在的城区时,一般平民就会被拦下。
高殷身边也有着大量士族出身的显贵清官,比如散骑常侍系列、校尉系列和太子东宫系列官。
慕容绍宗之子慕容士肃,作为名将之后得到高殷的宠信,起家为小黄门,如今也做到了从七品的武骑常侍,其弟慕容三藏则做到了八品协律郎。
虽然也不是不能升得更快些,但缓一缓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要知道太子斋帅也不过是第八品,此前由裴讷之和杜台卿担任,裴讷之是高殷在东宫时的近臣,杜台卿是杜弼之子,两人都三十多岁了,而且有家世背景,依然在第八品混了不短的时间,可以窥见齐国此前对汉人文士的官位压制,也能看出高殷对慕容兄弟的看重。
兄弟俩在背景不如其他人的情况下,不到弱冠就混到了第八品,完全可以预见到他们光明的将来,等年纪再长一长,就会继承父亲的遗泽、发挥才干,成为高殷的左膀右臂。
因此现在还是再磨一磨、熬资历,以免他人嫉妒。
高劢、裴世矩,曾经与慕容兄弟一起号称“太子四友”,高劢因为是皇亲国戚,不仅袭爵了清河王,在同龄近臣中地位最高,还曾被高洋亲自授予青州刺史之职,年纪不过十岁,便猛猛刷资历,很明显是将来留给高殷的重臣。
而裴世矩勤奋好学,文章华美,也是高殷知道的宰相种子,所以高殷给他和慕容兄弟们的安排是,一边担任皇宫中序列较低的清官,一边在天策府中担任总角团和舞象团的团长,负责拉帮结派,团结一批与高殷同龄的八旗骨干的大院子弟。
这个活上下限都极高,别的不说,就凭这个团部的职位,整个天策府的军二代都得被他们点兵点将,至少认识,而且还不能得罪,在将来转化为人脉是极恐怖的。
下限是胖虎那样的孩子王,上限那是将来齐国军方派系中的天策派系领袖,由于是现在皇帝的基本盘,甚至还会是最大的军方首脑,不出意外的话,一个宰相或是大将军是有指望的;
而他们的权力来源于高殷的任命,人脉也建立在这道基础之上,而在府内的行动,也需要高长恭大开绿灯,因此这就保证了他们对高殷的忠诚:还是那个道理,他们能建立起对天策府军二代的上位关系,还是出自于齐国天策府、对至尊的效忠,他们是至尊选定的代言人,因此得到了力量,天策府通过他们,二段效忠到高殷身上,只要高殷想、动手写个条子,他们就要被撤换。
因此在上级任命下才能建立起来的权力关系,不仅难以被中层窃取,反而加固了这些中层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