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河内(2/2)
高殷为太子时,曾救下王晞之兄王昕,算起来对王晞更有一份恩德,如今王昕因为郑颐的得势,没能恢复祠部尚书的官职,改任兖州刺史,于情于理,王晞都不好拒绝高殷的任用,他是高演生前的亲信,他的臣服是常山残党彻底投向新君的明证。
虽言君臣,二人都有些隔阂,隐约的对立彼此能感受到,一时却不能骤消,只能再磨些时日。
再次翻看手中的奏本,王晞的工作做得着实出色,高殷想了想:“卿才能出众,做一转运使实为大材小用。”
王晞连说谦辞,却又听高殷说:“况先帝在时,曾欲杀卿之兄长,亦投汝入甲坊受苦,朕……”
高殷摇摇头,他作为人子,也不太好斥责高洋的行径,而且高洋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打压高演,于情于理都合乎立场。
他观察王晞的面色,见他神色自若,心中不由得赞叹,这家伙心里肯定有怨言,但能在自己面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明他愿意掩饰。
只要给够好处,那也许就能让他掩饰一辈子。
“不知卿欲谋军事乎?若愿为朝臣,则以卿为中书主书、散骑常侍,并待诏文林馆,若欲为刺史,则放卿去上州,若愿参谋军机,则可去并州辅赵郡王,抑或是去淮南。”
王晞像是没听到,数息后行礼:“至尊所命,不敢固辞,愿入淮南以策军机。”
高殷对此颇为满意:“既如此,便任卿为参军,受骠骑大将军节制。”
如今陈昌率领军队与陈军交战,不过实际的大权落在骠骑大将军高浚手中,毕竟不可能真给陈昌一支军队,他只是一个名头,真正执行作战任务的还是齐军的将领。
而高浚这个人,目前来看值得信赖,毕竟他是齐国宗室,还是最高一档的天子皇叔,若是天保那种对他有敌意的君主,还有逃亡敌国一说,如今他的命都是新君给的,而新君解决了其他威胁后,又要对这些庶出皇叔进行拉拢,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高浚等人尽心用命,高殷则使他们取代高演高湛的地位,拱卫自己,大家一起把齐国这碗圆仔汤搓好。
王晞是个人才,若是按照三国的数据给分,高殷愿意给他个86分的智力,类似马谡刘晔的智士,应当能很好地弥补高浚那边的谋略缺口,同时也验验他的成色,到底是只能谋划政计,还是能为军队出谋划策。
同时也不需要担心他故意搞事和叛变,首先他和高殷的矛盾,主要还是来自高演和高殷的派系斗争,如今胜负已分,高殷也没打算清算,那王晞就不需要担心自家一族的安危;其次内部再怎么闹,他到底还是齐人,也做不到拖家带口的跑路周陈,而且就算跑成功了,名声也好不到哪去,将来要是齐军打进这两国,他们的日子更不好过。
顺着高殷给的台阶和机会攀爬,不仅可以和解,还有机会在新朝获得重用,宛如被重用的文襄子嗣与旧人,未必不是一条坦途,因此王晞也只能按耐住对高演的追思之情,默默地接受这道命令。
不只是他,诸多的常山残党也会被赶去淮南,被高浚高涣高淹择优收编,建立战功的同时与淮南的利益绑定,转化为高殷的汉人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