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齐:家父文宣帝 > 第510章 和战

第510章 和战(2/2)

目录

因此周国的对外作战逐渐趋于保守,对于帮助西梁夺回江陵故地也兴致缺缺,宇文护更多的是沿着总设计师宇文泰的规划去执行,超出了规划之外的状况,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解决。

在这种现实的军事压力下,齐使卢叔虎又暗示王琳可独自与周国洽谈,保存实力,王琳甚为感动,只觉得齐主深明大义,贵为上邦之主仍能体会自身所处的艰难环境,故与卢叔虎商讨出一番说辞。

四年前,魏丞相宇文泰曾向王琳派出使者,王琳也派长史席豁到西魏回访,并恳求西魏归还梁元帝萧绎和愍怀太子萧方矩的灵柩送回南方,西魏答应了,而后任命王琳为大将军,之后又归还王琳的妻儿,一直到两年前,王琳需要一个旗号,因此与齐国联络求取萧庄为主前,周国和王琳的关系都不算太差。

只不过在大义层面,西魏杀萧绎,因此不能正面归附,同时齐国在对梁战争中失败,将来容易摆脱,王琳才选择了归附齐国。

而现在在齐人的示意下,王琳对宇文护写了一封文笔华丽的奏信,说着“封王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类的话,直言自己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南朝故土,迎梁帝还复南都,为此必将与叛贼和北虏誓死奋战,话里话外暗示着齐国才是那个更贪图南国土地的国家。

宇文护很快收到了信,说实话,他虽然庸,但不是傻,这信上面没有一个字可以让他相信。

别的就不用说了,恢复南朝故土?那蜀中可也是南朝历来的固有领土呢,难道说夺取了建康,他王琳就将下一个目标放在蜀中了吗?

这封信只透露着一个意思,那就是王琳不想和周军打,而他消灭陈军后便自成一国,和齐国的关系也会从此时的亲密转变为隐约乃至明朗的对立。

对宇文护而言,这就够了,他只是不希望南方出现一个更顺服于齐国的附庸国,明白了王琳不是诸葛亮,他也有着自身的野心后,宇文护便放了心,在这方面,他和韩凤等人的想法居然出奇的一致:他家物,由他去。

当然,这也不是说宇文护不想染指荆州,可这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如今从齐国边境传来的消息让宇文护暗暗心惊,齐国已经消灭了库莫奚大部,活捉数万俘虏,东北的军事威胁解除,还和突厥建立了联合作战的关系。

可以想见,若是休养一段时间,齐军必将西出以攻周土,虽然有玉璧在,没什么好怕的,但毕竟也是倾国之战,齐国哪怕只出一半的军力,周国就要拼尽全力以应对。

如今的周国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将星云集的豪华阵容了,八柱国中的宇文泰、元欣先走一步,李虎、李弼、赵贵、独孤信也都在魏周革命的动荡中先后去世,只剩燕国公于谨和梁国公侯莫陈崇,前者支持宇文护掌权,然却也不是完全支持宇文护,从天王宇文觉、武成帝宇文毓到如今的新帝宇文宪中的态度都很暧昧,很有些不粘锅的意思,因此宇文护也是无法可想,不能逼迫这位老干将,只得尽力将其拉拢;

而侯莫陈崇和宇文护则互看不顺眼,宇文护一直想找机会把他打落下去。

创业元老重臣大多花期已过,凋零殆尽,新提拔的人物又因为帝国的建立逻辑,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亲近周帝的意思,当宇文护心中郁郁不忿,还好新帝宇文宪尚算合作,才没在一开始就闹出事来。

因此宇文护只想平稳度过这段时间,让他与新帝的过节、周国缓和稷山与荆州二线惨败的伤痛,随着时间慢慢愈合。而且他和齐帝才刚交换了俘虏,换回了母亲,骤然撕破脸,面上也过不去,由此他更希望能够躲掉是非,哪能去寻这些是非呢!

出兵攻打王琳是应萧詧之流的恳请,作为宗主国应尽的责任,但若是干涉的成本太大,大到帮助萧詧复国得不偿失,那宇文护就会更倾向于苦一苦萧詧,骂名他可以自己背,反正只是骂名而已,又不会掉块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