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奚人(1/2)
“三叔客气了,这大任舍汝其谁?”
高殷也曾犹豫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高浚。包容不了政变的六叔还有个道理,但自己亲自救出的三叔七叔还要猜忌,也会影响臣下的判断,觉得自己能护臣但不能用臣,能用臣而不能尽臣。
人心隔肚皮,高殷也不知道这两人将来是否有反意,即便蒙受恩宠,也可能会被宠坏,最终反而因为一时的冷落而怀恨在心,高归彦就是最好的例子。与其等待自己毫无防备的时候被背刺,不如现在就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这两人做出的最大破坏,可能就是投奔南朝,但那是被逼急的情况下。他们的命是自己救的,如今自己铲除了威胁最大的高演,对他们也要有所表示,不然真就成了刻薄寡恩的君王。
若反,自己有着警戒,他们造反的难度不低;若不反,那么作为高欢诸子中如今辈分最高的宗王,高浚足以让一同前去的勋贵子弟服气、不敢阳奉阴违。而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就有了功勋,高浚也就和淮南的汉人帮绑定在了一块,不仅能发展他自己的班底和根基,也能保护新生的淮南汉人集团,同时作为桥梁,加强勋贵子弟和淮南汉人的交流,为将来的融合做铺垫。
天下人要有天下人的器量。
高浚反复推辞,高殷和他来回拉扯了三次,最后直接下诏书:“永安王听诏:方今四海未靖,社稷需贤。朕以卿乃高祖之胤,夙怀忠亮,忧心于国,特拜骠骑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淮南二十九州诸军事。望卿克绍先志,戮力王事,戡乱安民,以副朕心。国之重任,惟卿是寄,勿复固辞。”
此言一出,高浚再难推辞,只能下拜:“臣叩谢天恩!至尊不以臣愚驽,委以重任,敢不竭股肱之力,效死以报?”
高殷点点头。
原先的骠骑大将军是娄睿,不过现在娄氏是众所周知的垮台,其本人以外戚贵幸,在瀛洲刺史的本官职位上聚敛无厌,现在也到了清算的时候,被高殷下诏免官归朝,如今以王爵在宅邸内自省,骠骑大将军一职也就空了。
高浚自身的司州牧职位也就不能再继续担任,毕竟要率兵南征了,对于这个职位,高殷心里也有想法。
如此一来,对王琳的支援决议就算是讨论完了,今日就可以执行,次日在常朝上对百官进行说明即可。
而后是下一项议程。
“朕要在十一月的时候,出兵库莫奚。”
这又是一项让群臣震惊的提案。
“如今已是九月,寒霜渐厉,此时用兵,恐非万全之策!且武备未缮,这仓促之间……”
群臣纷纷出言,也不全是反对,而是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果能说服他们,也就不算独断专行。
恰好,高殷有着充足的信心,因为历史上的高演就是在十一月的时候出兵库莫奚的,说明齐国有着进军的能力。他能做到,自己就不行么?
“征讨库莫奚势在必行。”高殷向他们说明:“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天保三年,太祖亲讨于代郡,鹰扬奋武,将士用命,故大破之,缴获杂畜数十万,可如今又有重来之态。”
库莫奚这个民族在后世听起来很陌生,但实际上它可大有来头,光是起源先祖的说法就有东胡、鲜卑别种、乌桓、匈奴别种以及宇文别种五种,或者干脆就是在时间的不断前进中与各族合并、糅杂而进化到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