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义气(1/2)
“这可真是……”
宇文邕忍不住要苦笑,但想到自己身处何方,于是变为微笑,看向独孤罗:“罗仁如何评价?”
“这不挺好的么,人人眼中都有光。”
独孤罗狡黠一笑:“这都是因为至尊的圣明啊!”
独孤信在周国是抢班夺权、威胁宇文氏的一派,宇文护感觉把持不住,直接把他做掉了,其残党普六茹忠等人也是被打压着,对于独孤罗而言,那里已经是回不去的死地。
如今他的荣誉,都建立在归顺大齐、弃暗投明的基础上,与宇文邕一同成为齐国的千里马骨。只要能洗去身上的西贼气味,融入大齐的高层,无论高殷做什么决策,独孤罗都坚决拥护。
“不过结社之事,还是太宽纵了,只恐将来社党众多,于国不利。”
宇文邕摇摇头:“非也。此结社之法,倒暗合政理。”
独孤罗略微诧异,他此前被圈禁许久,对世事多有不知:“正欲请教,请试言之。”
“此结社非正式会社,仅是军队中同袍义气相投者,效仿桃园先贤而结为兄弟,与民间结社大有不同。”
简单来说,独孤罗所担忧的结社是市井间比较正式、成熟的秘密乡党、游侠团体,这种团体有自己的宗旨、纲领、架构等框架,成员的纳退较为严格,是最高级的社党集合。
而天策府军中的这类义气结社,更接近于后世人的同班、舍友、同事关系,宗旨是讲究义气,那么最高理想是什么呢?
就是高殷一直在宣传的普世价值观,忠君爱国,匡扶社稷,虽然有些虚幻抽象,但国家提供的月俸米粮为这个理想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而一个结社,没有持之以恒的稳定活动,也早晚会崩溃——巧了不是,大家都是军人,平日训练、战时打仗、同甘共苦就是最稳定的结社活动。
至于等级排序,那就更在军衔的框架之内了,本来府内就支持关系好的小团体优先凑在一起,这种情况下能出现的结社,大概率都是同支部曲的兄弟,兄弟们在国家军事化管理之下互相帮助、监督,很容易就能够让感情超级加倍。
而达到了想要结义的地步,就肯定要找个见证,往往是关系好的队主等军官,或是邀请其他人来参观结义;如此一来,知道这些人结拜的人员就不会少,而且主官往往会宽容他们,如若申请,可以便宜行事,把他们调到同一队伍,让兄弟们凑在一起。
人类是讲究面子的生物,忠君爱国是抽象的,但兄弟单位可是实打实的身边个体,这类风气也随着军人本身,潜移默化地流传到军属中去,义兄弟们的子嗣同样是义兄弟,或者娃娃亲,而一个人背叛自己的兄弟,不仅会被人唾弃,还会被自己家人看不起,这种耻感文化逼迫着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重情的兄弟和家人。
在信仰上,他们拜的不是关云长,就是月光王,信哪个都逃不开高殷的引导,最终这些信仰都会成为对月光圣王、至尊陛下的上供;
而兄弟们凑在一起,多数要吹牛逼,除了谈家人,还要谈前途理想,对天策府兵来说,最高的前途、最宏大的理想,无过于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话说得多了久了,自己就会当真,这些义气的基础,是出于对齐帝的忠诚,正因为“先”想要为皇帝,然后才在这结识了这些同袍。
“因此军中结社一法,反而紧密了士兵之间的联系,强化了军队上官的威严,让他们都按照至尊规划好的道路去行走。”
宇文邕闭目摇头,高殷真是把什么都规划好了,只等着士兵们努力训练,拼死奋战,为他的霸业抛头颅、洒热血。
“何况这也不用长久,或五年,或十年,齐国将与周、陈开战,若铩羽而归,那就另说,可若天下就此一统,则再裁军士、转教化、止风气,尚未晚也!”
这玩弄人心一事,比之高洋都高明远妙,何况守户之犬宇文护呢!
“原来如此!”独孤罗抚掌大笑:“至尊思虑深远,我等尽行便可,将来一统天下,未必不能位列云台阁!”
这话说得宇文邕心中一恸,他不禁为五弟宇文宪的未来悲哀起来。
宇文邕既希望五弟可以奋起,铲除宇文护,抵御齐国的入侵,可这实在渺茫;又希望他干脆安心做个傀儡,不用被宇文护所害,不做无谓的挣扎,也许能够让高殷在将来灭国时网开一面。
“唉!”
宇文邕抬头望天,忍不住叹息。在齐国待得越久,他就越绝望,高殷没有丝毫遮掩,对国家的布局与规划全部展开来与他谈论,宇文邕眼睁睁看着周国失去一丝又一丝翻盘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