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齐:家父文宣帝 > 第348章 贺酒

第348章 贺酒(2/2)

目录

回到宣德殿,殿内悬设十二镈钟在辰位,四面设置编钟、编磐各一架,又在四角设置建鼓,琴瑟登歌,演奏的是天保初年祖珽所制定的正声,乐音织成权力的罗网。

高殷下令,典膳郎捧金罍进酒,群臣依令起拜、受觯、坐饮。

轮到祖珽时,这家伙忽然跑出队列,捧着酒杯,谄媚着:“臣为至尊贺寿酒!祝愿至尊千秋万寿!”

禁军将他拦住,高殷不言,只是依礼还了酒,然后命人将他赶到殿外。

之后没多久,高殷便起身离开了宴会,转到后殿,并召集自己信赖的臣子们。

高长恭、高延宗等人一一前来,见到高殷正在衮服,见到他们,连忙招手:“来,替我更衣。”

这是荣耀,高长恭连忙上去,帮高殷换一身绛红纱袍,随后高殷一脸轻松随意地躺在卧榻上,双脚轻轻晃荡着。

“仪式繁琐,我额头都出汗了!”

高殷用手帕擦拭汗水,让高延宗忍不住笑,这样的侧面可不能让其他臣子看见,会被他们说无人君之仪的。

齐绍、韩宝业、刘桃枝、陈山提、娥永乐……诸多先帝近侍在后殿内外守护陪伴着高殷,恍若高洋仍在世之时,只是理政之人的确已经变了。

谁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再次变个模样。

高殷可不希望他好不容易改变的大齐,高演又改回去,因此召唤臣子们,就是要想出几个解决的办法。

第一个问题就是亲政。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而成年,理论上高殷现在还不是可以亲政的时间,因此高洋才留了几个大臣辅政,但现实里高殷肯定不愿意等那么久。

以前也有着天子诸侯为了早日执掌国政而提前行冠礼,传说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他学个成王问题不大。

高德政、杨愔、郑颐、燕子献、高归彦这五人肯定不太愿意放弃这个辅政的权力,毕竟理论上他们可是高殷成年前的国政代理人,事实上管理着帝国,但一来齐国形势复杂,在这种时候不跟新君齐心,就有点利令智昏了——拎着那点鸡毛当令箭有什么意思?晋阳的桀骜军头们还没捋顺服呢。

齐国的高压局势,反而迫使新君这一派系要变得团结。而且高德政因为高殷的力保,并没有跟历史上一样被杀死,这就导致高德政派系依旧坚挺,和杨愔分庭抗礼,于是高殷便能从中制衡,杨愔的影响力就没有历史上那么大,几乎统一了邺都文官派系。

另一个原因,则是高殷现在也不是全无力量,也培养了八旗这样自己的嫡系部队,同时淮南那边,也派去了平阳王高淹,负责整顿军务、建立屯所恳田,也能勉强重新拉出一支淮南军团。

高洋失败的旧计划,现在被高殷捡起来,重新筹备着。

手里有兵,总归是好说话一些,而今高殷亲自掌握着百保鲜卑,也就需要给高归彦一些面子,他从天保初年就开始担任宫廷禁卫的首领,在宫里威望极高。

然而历史上高归彦恰恰谋反了,这辅政的几个家伙,要么内斗要么互看不爽,其中杨愔的责任最大,逼反了高归彦,又看不上郑颐的计策,不听劝告,最后带着高殷一起玩完。

因此对这几人,也不能像历史上那样委以重任了,还是需要高殷自己来:“杨卿等人若何?”

“尚在宴饮。”

这也是他们才干不足的一个体现,君王已经撤席,臣子可以享宴,作为辅政大臣,他们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追捧。

但新君又召唤走了几名宗室成员,稍微有些政治敏锐度,就要命人传话,请求与君主相见——大概是觉得新君呼唤宗室和东宫旧人很正常,登基第一日,不会有大事吧。

“算了,我们聊我们的。”

高殷屏退诸人,只留高长恭、高延宗:“你们觉得应该如何处置太后和常山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