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悲怆(1/2)
李祖娥身披斩衰,泪眼朦胧,她静静地跪在灵前,旁边是她的丈夫,如今却不能再把她拥入怀中,坏笑着拨弄她的心弦。
这甚至冲刷掉了她对高殷即将登基的喜悦,沉浸在伤痛里,真有些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以至于令人担忧她的精神。
“父皇……!”
高绍德大哭,李祖娥回过神来,连忙安慰着他,而高殷作为丧主,要接待来访的诸位大臣,只能用余光支援着母亲。
说是接待,其实更多的是接受臣子们的朝拜,听他们表忠心。葬礼就是令人哀伤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场景的巨大悲怆所裹挟、动情,继而与旁人产生同病相怜之感。
此前的高演,应该就是在这种场景之下,偷偷吃掉了属于高殷的情感红利吧?
政治家们都喜欢参加政敌的葬礼,一来显示自己的胸襟,二来确认他是否真的死了。
尤其是之后,众臣多会在葬礼上与同僚们议论国事,活人的政治已与死人无关,那人躺在棺材里听着他们的聊天却又无法跳出来反对,这种精神上的快感比他活着的时候睡他妻女还要强烈。
所以说活着很重要,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其实娄昭君也打算启程来奔丧,但高殷派人传话,说是父皇的遗愿,不希望太后前来,因为太后伤病尚未好转,往返奔丧,会更让她难过。
至于实际的想法,众人懂的都懂,作为替代,高演被命令前往晋阳奔丧,毕竟不让太后前往已经很过分了,还要找借口,说为她的身体考虑,如果年轻的亲兄弟都不让来,那就实在太过分了,就连高济都受到了邀请,只是高济不敢去。
王晞等人同样劝常山王不要去,但高演不理会,扯缰翻身,毅然上马。
“那是我的兄长,我必须去。侄儿必不害我。”
高演说着,抽打马臀,与少数护卫一同全速赶往晋阳。
从邺都赶往晋阳不过五日,轻装简行甚至就要三日,而设置灵位供宾客吊丧也是第三日的事情,高演匆匆忙忙,辛苦奔波,终究赶上。
像电视剧里那样,穿着丧服闯进灵堂,哭着说什么兄弟我来迟了,是很典型的电视剧演绎,很不讲究,一般人家可能是这样子,但若是放在富贵人家,怎么也要打出去,天家那更是有辱礼节,轻则杖责重则论罪。
高演先派人与丧主高殷交流,申请参与流程,高殷准许了。
只见他一袭齐衰之服,成为招魂人之一,与其他四人一起拿着高洋生前的衮冕服召唤他的魂魄,高演喊得最为大声,声色凄戚,令人动容。
高殷没有派人阻止,这点小事,还不至于让他吸揽众望,而且他毕竟是嫡亲宗王,这么激动也很正常,随意折煞,在晋阳容易引起反感。
其后就是沐浴,与绍仁的葬礼一样,为了维持皇道尊严,嗣主、皇后等生前亲人都必须回避,六个人举着敛衾遮蔽尸体,四个人帮助高洋清洗、理发、净体,这个过程里掉落的毛发也必须用锦囊袋收集起来,之后一同放入棺椁。
这个流程做完,就是高殷要上场了,这期间的丧主工作由高睿代劳。
孝子不忍亲人死后口中无事,高殷洁净双手,再在帷幕外洗干净珠玉,接着向西面而坐。
被洗好的珠玉,则交给了高延宗,高延宗接到这个任务时受宠若惊,此刻捧着珠玉,流着泪,轻轻地将珠玉放入高洋口中。
嗣皇帝不触碰死去的先帝,以表示对死者的敬仰和尊重,而由他信赖的臣子代劳,这个臣子便也体现出对皇帝的父子亲情的尊敬,是对高延宗崇拜高洋的肯定。
高延宗因此泪流满面,不敢让眼泪脏了珠玉,坏了高洋的安宁,更不敢大哭出声,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悲伤。
这一步做完,就是给高洋行大敛之礼,给他盖上衮服、祭服以及袈裟等十九件衣物,高殷呼唤高长恭、高演,与他们一同用衣物裹住高洋。
这也是高殷最后一次看到高洋的面容,他闭目挺额,不怒自威,像是在沉思。
高殷亲手将他的面庞盖上后,这幅画面,也就永远隐藏在黑暗中,留存在众人的脑海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