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白马(1/2)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横刀立马,随风飘荡的是什么呀?咚咚咚呀嘞咚呀嘞呀~”
“那是奉天讨逆征伐西贼,宣誓大齐天命的旌旗,你不知道吗?咚咚咚呀嘞咚呀嘞呀~”
行军路上,一首歌谣被万军传唱,声音传至周围二三里,惊起无数飞鸟。
即便到了近代,许多军人的素质都不够高,何况是古代的大头兵,他们能听得懂话已经不错了,军歌最好就是如儿歌简单一样,也不能过长。
这首《太子太子御马前》是高殷创作的军歌,相较此前的鼓吹,更接近于市井童谣。
“万乘之国的~万乘之国的高王亲自来消灭宇文家,咚咚咚呀嘞咚呀嘞呀~”
“勇猛无畏的~六镇士兵呀~随我从晋阳讨伐敌人吧,咚咚咚呀嘞咚呀嘞呀~”
这首歌谣简单直白,歌颂当年随高王征战的六镇与六坊士兵,当年曾参与战斗之人也有不少在高殷军中,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勋章,唱得格外认真。
“沙苑、小关,河桥、邙山,玉璧之战,咚咚咚呀嘞咚呀嘞呀~”
“忠勇贞烈的~六坊士兵呀~哪有一次战斗落于人后啦?咚咚咚呀嘞咚呀嘞呀~”
在男人们的高歌下,庄严肃穆之意不减,又因为曲调多了几分活泼与轻快,朗朗上口,很快就在军中广为传颂。
此时高殷站在车上,亲自击鼓与众军一同作歌,士卒们连日行军是苦事,而太子殿下不仅和他们熬了下来,还比他们更有精神地引领他们唱歌,让士卒们不得不佩服。
当然,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高殷也会休息得很好,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毕竟他是太子,也是他精力旺盛的秘诀。
前方烟尘飘动,是派出去的游骑回报,已经离白马城不远。
这个消息令士气一振,军队加快了步伐。
平阳郡是晋州的州治,也是当年刘渊所建的匈奴汉国国都,在平阳城东北二十里处,当年魏太武帝拓跋焘讨伐赫连夏国,在这里刑白马祭天地筑城,白马城因此得名。
在孝庄帝时期,晋州的州治与平阳郡的郡治都迁移至白马城,白马城就此成为晋州的真正治所。
这座城池地处太原、河东要冲,扼守汾河谷地,控制着晋南至河东的交通要道,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中心,也是蒲州被夺走后,齐国抵御西贼的第一线重镇,高殷要在此建立的平阳军镇,其实也可以叫做白马军镇。
大军来到白马城下,只见白马城矗立于河东平原之上,城墙高耸,城门厚重,城楼高耸,透出一股森严之气。远处的山峦如屏,将白马城环抱其中,仿佛一座天然的屏障。
城内守军早已得知消息,但还是等到太子率军亲至,确认了身份才敢打开城门,晋州刺史麴珍亲自出城迎接,扶着高殷下马。
大军入城后,会在此处休整数日,这个时间是很灵活的,可以等到斛律光会合,也可以先自己往前探索。
高殷肯定不会坐着等斛律光,他上前线又不是来打卡玩乐的,不立足军功,也难控制手下兵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