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心机(1/2)
这场面让众人还没缓过劲来,现场鸦雀无声。
“啊?”
李波顿时傻了眼,直到李秀走到身边,还没反应过来:“小妹,你真不打了?”
“兄长好不晓事!不让我上场的是你,让我别打的也是你,怎么说的话,跟两个人似的?”
李秀跟没事人一样嬉笑,随后向着高台跪拜行礼:“民女胆大妄为,不知收敛,胡夸海口冒犯王威,如今技不如人,甘拜下风,请太子发落!”
仅从李秀拜托的是太子,就知道她的确工于心计,高孝瓘还不是王,也被她奉承了一把,加上姿容秀丽,美女求饶,很难让人生起气来。
高延宗刚刚只是说着玩的,这下是真看上了,舔舐着嘴角:“太子,把她赐给我吧!”
高殷不说话,高浚就踹了延宗一脚:“人家辛苦比武,不是想让你这胖子压扁的!也不知道问问太子的意思,就在这胡乱张口!”
“就是,没准人家喜欢孝瓘呢!你四哥可比你俊俏多了——噢,我忘了,你还没和人见过面呢!”
高涣也在一旁嘲笑,高延宗不以为意,只说四哥不喜欢这调调,还不如便宜了他。
李秀还在下方跪着,众人等待太子的意见,权威的基石闪烁出粗坯。
高殷对此非常满意,他办武会,要的就是这些,下令记下李秀的名字,武会最后一日,来领取攻擂的赏格与发落,现在先预支一些。
李波激动地捧着赏赐,这些不多,但却是太子的亲意,放在哪儿说都有面子;李秀本人却好像不是非常在意,谢过太子后呼朋引伴,带着一大帮子拥趸离场,既让人厌恶这份从容,又羡慕李家子弟的快意。
同时这样轻微的跋扈,也让高殷对粗豪的李家没太多反感。
高殷汉儒君风,这点在邺都乃至齐国是公认的,倒不是他自己的宣传,而是讨厌汉儒的鲜卑人所述。而高殷要掌权,要么曲意迎合讨好鲜卑人,要么就要从汉人中选拔忠心干将,无非就这两条路。
甚至高殷只要不是缺心眼,就必然就要扶持一支忠诚于自己的汉人军队,这和他的性格喜好都无关,只跟他的屁股位置相关——即便是自认鲜卑人的高洋,也在淮南整顿了军马,高昂虽死,但南征建康的东方老等人都是高昂的汉族旧将。
而如果李家窥见到这点,提前来占位置,就有点太能钻营了。目前的表现,只能说不是没有可能,但这种就事论事、不拖泥带水的风格,让高殷颇为欣赏。
广平没有出名的李氏,兴许和赵郡李有联系,之后让周逸查下去,弄清楚他们的底细。
李波李秀一拨人等数量不过百,看起来不多,但这只是表象。这类大族豪右不仅在城外设立坞壁自保,发展庄园经济,大量隐逸人口,必要的时候可以拉出至少数百家兵;而且重要子弟还仗着家资殷实,在都城内为非作歹、或招揽游侠,这类人讲义气、重守诺、易冲动,往往能和同道互相吸引,极易形成团伙。
此刻看上去没有多少人,但机会一到,这些侠魁登高,振臂一呼,平时依附他们的轻猾少年与好事之徒就会蜂拥而来,宗族家兵与游侠同党聚在一起,至少过千,压中了风口能够招揽上万,短时间内就能拉起一支不弱的武装。
也难怪高欢要狠狠打压他们,拓跋氏统治北方上百年,硬生生统治成了元魏,都没能消灭这些坞壁,如果高欢不下手,这些本就在河北有着家世门望以及雄厚经济的家族,未来很容易缔造出一个个国中之国。
但反过来,将他们用好了,也就会成为高殷的极大助力,也只有高殷有这个使用他们的机会。
首先便是因为齐国目前的统治基础为鲜卑人组建的两大军队,娄昭君并不是真娄氏,而是疋娄改的汉姓,她与她的孩子也都会天然的倾向于鲜卑族。
也只有成为皇帝、希望集中权力的高洋,才会脱离这个倾向,组建起淮南兵团来。
而高殷因为李祖娥的关系,本身就带着赵郡李氏的血脉,且他被视作汉人儒君,引来鲜卑人敌视的同时,自然会得到汉人们的拥护。
之所以没能得到切实的支援,也只是高殷自己没有伸出手、发出信号,给他们一个入场的机会。
高殷此时的境遇,其实和杀死尔朱荣的孝庄帝元子攸很像,只是他比元子攸幸运,头上有个大爹镇守着,他还有一定发育的时间,而尔朱荣的威胁已经迫在元子攸眉睫。
如果元子攸大胆些,放权招揽高乾高昂等人,吸收汉人豪族武装来驱狼敌虎,就真的有一线重振皇权的希望,哪怕还是落败,也不会那么快就输给尔朱余党。
原主也是如此,浪费了最宝贵的一年,但现在的高殷不会,这一年他的大都督府必须要打出成绩,还要吸纳足够的汉人武装。
在齐国上层利用高洋的虎皮拉拢部分鲜卑勋贵,于府兵中招揽汉人武装,再结合太子妃所能带来的突厥奥援,在兵权这方面,他就已经有着和齐国其他势力掰手腕的机会了。
而他终究会接高洋的班,成为天子,届时他多坐一日,地位就稳固一分,时间的优势在他手上,娄太后只能狗急跳墙。
她能跳得动,是因为原主不能代表鲜卑勋贵的利益,所以才会受到勋贵们的默许以及强烈反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