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假公济私!(1/2)
屋里登时一静。
张华平脸都青了,手里算盘噼里啪啦一阵敲,一抬眼皮子:“你再说一遍?”
“我就这么说的!”
朱柏林把报纸往桌上一摔,仰着下巴,“我朱柏林,对这种徇私枉法的事,坚决说不!谁办这手续,谁就跟他一起吃枪子儿!”
“臭小子!”张华平腾地站起,手一拍桌子,“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你代表谁说话呢?”
黄云辉把手往炉子边一搭,压了压火气,淡淡道:
“朱同志,有意见可以提。红旗屯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定生死。这样吧,转为公开办理。”
朱柏林一愣:“啥叫公开办理?”
“你不是怕黑屋子里有人搞猫腻吗?那就搬到太阳底下办。我请社员、干部都来监督。手续、材料摆桌上,谁都能看。说得着道理的意见,当场采纳。”黄云辉道。
张华平眼神一亮:“行!正合我意。”
“时间呢?”
朱柏林哼了一声,气势还不小。
“晌午之后。”
黄云辉伸手把炉盖掀了半寸,继续说道。
“晒谷场开个临时大会,群众来打个主意。张会计,麻烦你发通知。我去把材料备出来,还要请人打个长途,向阳沟农场郑春风场长,当众口述档案。矿上那边的表彰和安全预案回执,也让人给托过来,放会场传阅。”
张华平当机立断,抓起扩音喇叭:
“行,我这就去喊人。”
……
时间一晃而逝,午后,晒谷场。
雪后天晴,地上还泛着亮光。
两块长桌摆在场中央,一张放着公社电话机和记录本。
另一张铺了红布,压着几大叠公文、介绍信、回执单,旁边摆着矿上送来的红色奖状和锦旗,包角上的金线被风一撩一撩的发亮。
胡大军没回来,让张华平暂代主持。
张华平把喇叭一举,道:“乡亲们,今天临时大会,议的事只有一桩,林老、杨老的户口、粮食关系,按技术员定量试行发放的问题。材料都在这,谁要看,排队传阅,不许撕不许折。开会先讲秩序,不准起哄骂街,谁闹事先撵出去。”
场下一片嗡嗡,矿上来的几位老矿工站在靠前的位置,身上还带煤土味儿。
后头靠树那边挤着一群女人,有矿工家属,也有学校那边的老师娃子。
林晚秋把父母让到旁边条凳坐下,自己紧挨着站着。
张华平清了清嗓子,先宣读:
“团部调令原件,红字钢印,编号一二七,调向阳沟农场原知青林思明、杨素琴回县,落实政策,由红旗屯接收。落款团部办公室,时间一九七零年腊月初二。农场转出介绍信与场部回执,在此。大家传着看。”
“另有矿上张春来矿长,托人送来的表彰与安全预案回执,其一,授予黄云辉同志荣誉矿工称号及奖金一百元,其二,老鼠预警策略已纳入井下安全预案试行,一个月效果良好,已避免一次塌方事故。回执请大家传阅。”
纸一递出去,人人伸脖子瞧。
“这章真啊,红到发黑的老油章,仿不了。”
“看落款人名,郑春风,场长。”
“我觉得人小黄做的不错,大公无私,也有能力解决矿下的问题,应该褒奖。”
“就是,矿上那回要不是他招呼撤人,后果不敢想。”
“林老、杨老也是读过书的,教教年轻人,不比蛮干强?”
声音一片,站在桌角的朱柏林脸色越来越沉,猛地把袖口一抻,往前挤了一步,嗓门拔高:
“这么夸有啥用?红旗屯现在粮不够吃,棉花指标也紧张,还安排两个来路不明的‘技术员’吃技术员定量?这不是搞特殊是什么?我看哪,是走后门,是霸占了大家的口粮!”
场下一静,几双眼睛刷地看向他。靠前的老矿工眯了眯眼:
“娃子,你说话留点门儿。啥叫来路不明?材料不都摆桌上嘛。”
朱柏林梗脖子,指着红布上的公文:
“摆着就一定真?谁知道是谁给他打的招呼!再说了,技术员就不用下地?不用挣工分?凭啥吃得比我们多?你们看看今年年景,仓里还剩多少?他一家子占多少便宜?”
黄云辉没搭话,伸手把矿上的回执往前一推,让人继续传着看,这才开口:
“朱同志,红旗屯的粮多少,张会计天天点,你心里比我清楚?你说我一家占便宜,我问你,矿难那天你在哪?”
朱柏林哼了一声:
“我值班,整理报表,做思想工作。”
“做思想工作?”
黄云辉笑了一下,说道,“我下井的时候,你在屋里烤火。后来矿上把老鼠预警写进预案,你在晒谷场冒热气儿。现在让两位老人指导指导年轻人,你跳出来说仓里不够吃,跳出来给大家算账。你为这个集体,做过什么贡献?”
这时候,场下的一些人也跟着附和。
“就是,二老做的贡献很大,昨儿个学校发书,就是杨老师捐的旧书。林老、杨老来了,教教娃子识字,咱心里感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