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灵元之火(2/2)
足足三日三夜。
夏景行如同化作巨石的一部分,纹丝不动。
山谷中的乙木灵气被源源不断地抽引汇聚,在他头顶形成一个淡青色的细小漩涡,缓缓注入体内。
深潭的墨绿水面映照着他闭目的身影,无波无澜。
四象瓶悬于身前,药灵童子虽未显形,但沉睡的光团微微闪耀,默默地帮着梳理那精纯的木灵之气。
当最后一道细微的裂痛从经脉深处消失,体内灵炁恢复充盈,甚至因这场酣畅淋漓的吸纳而变得更加精纯凝练时,夏景行缓缓睁开了双眼。
疲惫尽去,神光内蕴。
虽境界未突破至筑基八层,但七日前的极限搏杀、重压逃亡,以及此刻的深度恢复,让他的修为愈发圆融稳固,对五行之力的理解也似乎更深入了一分。
他取出厉无魂那个沾血的黑色储物袋,抹去上面残留的、几乎微不可察的最后一点污秽印记。
神识探入,很快锁定了目标。
一枚通体温润流淌着淡淡紫色霞光的玉简瞬间落入他手中。
其上镌刻着四个古篆小字:《紫府初探》。
夏景行深吸一口气,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将一缕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入玉简之中。
刹那间,一片浩瀚而玄奥的意念洪流涌入他的识海。
非是完整的金丹大道图谱,也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功法神通,它是一位数百年前的惊才绝艳散修在冲击紫府之境的关键时刻,将自己走过的路、体悟的道、遭遇的险、心中的惑,以最纯粹直观的“道痕”形式铭刻下来的心血结晶。
其核心,直指紫府奠基之始,凝聚“灵元之火”。
玉简开宗明义:筑基尽头,丹田气海若池盈而溢,需以心神为锤,灵性为薪,凝先天一点真性灵光,点燃‘灵元之火’,此乃由凡入玄,开辟体内玄府之门径!
‘寻真性’时,修士在漫长的修炼中不断反躬自省,明辨自身道心,于丹田海眼之中,捕捉那一点与自身最契合、最纯粹的本源灵性之光。
并非所有筑基圆满都能感应到,亦有人灵光晦暗,终生无望。
‘聚薪柴’,光有灵性火花不足,需将自身精纯的法力、锤炼至极限的气血精元,甚至一丝神魂本源的念力,三者高度融合凝练,化作可供“火种”壮大的“灵薪”。
此过程凶险万分,稍有不慎,轻则本源亏损,前功尽弃,重则点燃失败,丹田崩毁。
‘心神锤锻’,凝练“灵薪”非水到渠成,需以无比坚韧的心神意志为无形之锤,千锤百炼,将那糅合了法力、气血、念力的能量彻底“捶打”至不分彼此、如胶似漆、凝若实质的状态,方能承受“灵元之火”的灼烧。
‘火种点燃’,真性灵光为引,灵薪为材。神识需化作最精妙的“灵炁摩擦”,摩擦生热,以那一星灵光引燃磅礴灵薪!
玉简中特别强调,此乃生死玄关,灵薪品质、真性契合度、修士心境状态缺一不可。
点燃瞬间产生的神魂风暴与能量潮汐,是冲击紫府的第一道生死劫关!无数修士于此魂飞魄散或根基尽废。
最后一步便是感应天地,玄府初开。
灵元之火一旦在丹田成功点燃、稳固,修士的心神将与火种产生极其玄妙的联系。借由这缕联系,心神可突破自身肉身的樊笼,初涉对天地法则的深层次感应。此时需以“灵元之火”为道标,在心神与天地交感共鸣最强烈的瞬间,于丹田海眼之上,“撕裂”现世空间,开辟一方初始极微、介乎虚实之间的“内景洞天”,即最原始的“玄府空间”。
至此,不过是紫府初始罢了。
“紫府之境涵盖甚多!真正的紫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夏景行看得心神俱颤,如痴如醉。
“王家老祖王乾那所谓的“伪紫府”,不过是靠血煞怨力强行冲击,扭曲法则,在体内硬生生撕开一个充满破坏能量的畸变空间,根本没有经历“灵元之火”这道最关键的筛选和奠基!故而根基虚浮,凶煞反噬不断。”
随后,他对比自己之前的修行道路,逐渐对日后的修行之道豁然开朗。
“灵元之火…玄府洞天…”夏景行喃喃自语,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