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不再深查(2/2)
孔国辉面带微笑,显得很平易近人,先说了几句:“青山县的情况,我在路上已经听省纪委的同志汇报了些。
今天来,主要是看看基层纪检工作的实际成效,听听一线同志们的声音。”
孔国辉将目光投向杜明远:“明远同志,先说说县里的总体情况吧。”
杜明远从党风廉政建设谈到案件查办成效,并特意提到青河堤坝溃坝案:“目前已对县建设局、水利局的六名责任人采取了组织措施,案件正在按程序推进,涉事企业也已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孔国辉抬眼看了看叶青天。
叶青天心领神会,接过话茬:“孔书记,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已经建立了重大项目终身追责制,从立项到验收全程留痕,绝不能再出现类似问题。
县里新出台了《民营企业合规经营指引》,既划清红线,也给企业留足发展空间。
黄金龙这次态度很积极,不仅承担了堤坝维修费用,还捐了三百万修敬老院,也算为地方做了贡献。”
孔国辉点头道:“很好!案件查办要服务大局,对已经处理到位、社会影响消除的案子,要及时总结经验,不要反复纠缠。
查办案件,要始终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兼顾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为纪检干部,要学会‘弹钢琴’,既要守得住纪律红线,也要看得清发展大局。”
孔国辉这番话说得极有艺术——既没提黄金龙的名字,也没说不准查,但又像给案件划了条无形的边界。
“孔书记说得太对了。”叶青天立刻附和,“我们最近也在反思,对企业要‘既防风险又促发展’,不能一查就死。
黄金龙的企业解决了一千多人的就业,真出了问题,影响的是全县的经济大盘。”
孔国辉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用指关节敲了敲桌子,声音加重:“但民生工程绝不能马虎!以后项目审批要严格把关,不能再出现这种纰漏!”
叶青天连忙点头:“是是是,我们已经建立了项目终身追责制,谁签字谁负责,绝对不会再出问题!”
孔国辉的目光扫过会议室,最终落在叶青天身上,语气缓和了几分:“青天同志,刚才听你说建立了重大项目终身追责制,这个方向是对的。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涉及民生和发展的大事,必须有铁的制度兜底。”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我在路上还听说了龙门煤矿瞒报死亡人数的事,这可不是小事,既伤了群众的心,也损了政府的公信力。
青天同志受了行政记过处分,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组织上的处理,既是惩戒,也是保护。”
叶青天说:“孔书记说的是,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这段时间一直在反思。
龙门煤矿瞒报死亡人数教训深刻,是我监管不到位,才让这种事有了可乘之机。”
孔国辉看向在场的县领导:“出了问题,板子该打,但也得看客观实际。
青天同志在青山县干了八年,把一个穷县带到现在的局面,很不容易啊!
组织上看干部,既看失误,也看担当;既看当下,也看长远。
这次记过,是让你警醒,但绝不是否定你的能力和贡献!”
叶青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表态:“谢谢孔书记的理解和关心,我一定吸取教训,勤勉工作,绝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
孔国辉微微点头,继续说道:“青山县的发展势头不错,尤其是民营企业这块,要保护好。
黄金龙的企业虽然出了点问题,但能主动承担责任,还捐钱修敬老院,说明很有社会责任感。
对这样的企业,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引导他们合规经营。”
江恨离听明白了,孔国辉这次来青山,名义上是调研,真实用意一是为叶青天站台,二是表明态度,无论是龙门煤矿,还是黄金龙的事,都到此为止,重点是往前看,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