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长公主要造反 > 第123章

第123章(1/2)

目录

长主帐内,长孙诚正俯身对着北境舆图,指尖在云中郡至定襄的官道上反复摩挲,眉头拧成了死结。

“将军,左翼斥候回报,左贤王的主力近日在定襄城外集结,似有南下劫掠云中郡的迹象。”亲卫校尉躬身禀报,语气带着几分凝重。

长孙诚抬眸,眼底闪过一丝警惕。

云中郡是北伐军的粮草囤积重地,也是连接中原与北境的咽喉,左贤王选在此处动手,显然是做足了功课。

他指尖敲了敲舆图上的定襄:“左贤王带了多少人马?粮草补给如何?”

“斥候探得不清,只看到营帐连绵十余里,估摸着不下三万骑兵。至于粮草,突厥向来以劫掠为生,想来是打算就地补给。”校尉如实答道。

长孙诚沉默片刻,心中暗忖。左贤王是突厥最善战的王庭之一,行事向来狡猾,此次突然集结主力,目标直指云中郡,未免太过蹊跷。

他沉吟了片刻,吩咐道,“去喊副帅前来议事。”

自军营流言四起后,他对李泽厚的防范便从未松懈。

皇帝的密信让他“安排忠义侯立功”,可长孙诚怎会不知,这“立功”背后,藏着借刀杀人的算计。他既要防突厥,更要防身边这位笑里藏刀的副帅。

正好探他一探。

李泽厚到场时,颇为急切,“主帅召我前来何事?”

长孙诚简单说了下军情,试探性问道,“副帅以为,此事该如何应对?”

李泽厚拱手,神色恭敬,语气却透着深思熟虑:“将军,云中郡乃粮草重地,绝不可失。左贤王三万骑兵来势汹汹,我军主力若尽数驰援,恐遭其埋伏;若分兵过少,又恐难以抵挡。依末将之见,可派一支精锐轻骑,连夜驰援云中郡,加固城防,拖延时日,待我军主力探明突厥虚实后,再行决战。”

长孙诚正要问多少人马,派谁去。

李泽厚主动开口:“末将愿请缨,率领本部玄甲卫前往。玄甲卫虽在前几日折损些许,但仍是精锐,连夜奔袭云中郡,定能守住粮草要地。”

长孙诚以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李泽厚。怎么看,怎么有猫腻。

这次主动请缨,又在密谋什么。是要趁机占据云中郡起兵吗?假若如此,几千人精锐部队,能成什么气候?!还是勾结突厥,暗中送粮?

可若拒绝,便落了“嫉贤妒能”的口实,且云中郡危在旦夕,不容有失。

玄甲卫是李泽厚的嫡系,让他带走,既能削弱其在中军的势力,也能让他去前线直面突厥的锋芒,持续消耗。

若能打赢,是朝廷之福;若输了,正好借突厥之手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好。”长孙诚沉吟片刻,终是点头,但还是不放心李泽厚独自前往。

“就依李副帅所言。由郑副帅统领,率铁衣卫两千,你率三千玄甲卫,连夜驰援云中郡,务必守住粮草。我会亲率主力,三日后出发,与你汇合。”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严厉,“你们二人记住,云中郡城防坚固,只需坚守待援,不可擅自出战。若因冒进导致粮草有失,军法处置!一切事宜,由郑副帅定夺!”

“末将遵令!”李泽厚躬身领命,“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听从郑副帅号令,守住云中郡!”

待李泽厚离去,校尉忍不住问道:“将军,您真的放心让李副帅去云中郡,那里可是粮草重地……”

“放心?”长孙诚冷笑一声,“这北境的雪,埋过多少英雄好汉,也埋过多少阴谋诡计。我岂能放心?”

他点了点舆图上的黑风口,“左贤王狡猾,李泽厚更是心机深沉。黑风口是驰援云中郡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突厥若设伏,必在此处。”

他转头对校尉吩咐:“传我将令,派两千轻骑,提前赶往黑风口探查。若发现突厥伏兵,立刻回报,不可打草惊蛇。另外,密切关注李副帅动向,他的每一封军报,都要第一时间呈给我。”

“是!”校尉领命而去。

长孙诚望着舆图上的黑风口,眼中寒光闪烁。

他征战北境多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对突厥的作战风格更是熟稔于心。

左贤王此次南下,时机太过凑巧,恰好赶在李泽厚被流言缠身、急需立功证明自己之时,这背后,若说没有李泽厚的暗中勾结,他万万不信。

可他没有证据,只能步步为营。

而李泽厚的营帐内,他正对着舆图,指尖落在黑风口的位置,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笑。

长孙诚果然老谋深算,防得严密,可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这所谓的“突厥埋伏”,本就是他与左贤王联手设下的局。

而长孙诚派了自己心腹郑副帅一同前去监督,正合他意。

“主子,左贤王那边已经回话,黑风口伏兵已经就位。”心腹低声禀报。

“好。”李泽厚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告诉左贤王,按计划行事。记住,要做得干净利落,像是突厥常规的伏击,绝不能留下任何破绽。我要让长孙诚相信,这只是一场单纯的突厥劫掠,与我无关。”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让玄甲卫的将士们打起精神,今夜连夜奔袭,务必在明日午时抵达黑风口。告诉他们,只要守住云中郡,人人有赏,封官加爵不在话下!”

心腹领命而去。李泽厚走到帐边,掀开帘角,望着外面漫天风雪。

长孙诚,你对我防范又如何?对北境熟悉又如何?

我才是未来的天子!

这乱世棋局,终究是由我掌控。

你想借突厥之手除掉我,我偏要借突厥之手,除掉你的心腹,毁掉你的威名。等玄甲卫跟铁衣卫在黑风口“遭遇”突厥埋伏,拼死突围,折损大半,

你便会因“调度不当”、“识人不明”、“任人唯亲”、“包仓私心”而被皇帝问责。在军中更会大失人心。

到那时,左贤王再趁机大举南下,你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我再从中作梗,你必死无疑。

风雪中,李泽厚的身影显得格外阴鸷。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长孙诚兵败被斩的场景,看到了自己取而代之,成为北伐军主将,掌控北境兵权的那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