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长公主要造反 > 第119章

第119章(1/2)

目录

顾氏乃江南四大富商里最为风雅的一族,主业为丝绸茶叶和盐铁分销。

垄断苏州、杭州核心织锦工坊,主打宫廷贡品、世家大族定制款,织锦工艺独步江南。

掌控龙井、碧螺春核心产区茶山,设“顾记茶坊”遍布南北,既做散茶零售,也做茶砖外销。

除了前面两项主业,还依托白家盐引资源,做盐铁零售终端,赚取稳当差价,与白家形成“上游垄断下游分销”的合作关系。

而顾文澜,眼前这个纯真得如同小学生的真才子,就是顾家唯一的嫡子。他上面还有六个姐姐,有嫡有庶。

顾文澜听到杨千月的问话,只道是寻常攀谈,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多谢殿下关心,家里一切安好,只是近来江南有些势力似乎私下与一些宗室反贼往来密切,在谋划些什么,父亲为此颇为忧心。还写信来,让我不要掺和进去。”

杨千月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追问:“哦?是哪些势力?你父亲有没有提起具体名字?”

顾文澜摇头,有些懊恼,“不大记得了。那些书信在大理寺被收了去。”

见殿下如此关切,他努力回想了片刻,犹豫着说道,“我…我记得似乎沈公子的家族,就有过接触。他们家族,做的钱庄贸易生意,更加活络些。”

沈砚?

杨千月眼底闪过一丝锐利。果然,沈砚的背景不简单。

她饶有兴趣地问道:“沈砚?他在江南的家族,实力如何?与你顾家相比,谁更有话语权?能不能多聊些你们江南的事儿,像你们四大家族间的爱恨情仇,本宫爱听。”

“四大商会的生意各有侧重,看似同气连枝,互相依仗,实则暗地里竞争不断,互相试图介入对方生意。沈三公子被送入京,恐怕也是沈家想另辟蹊径,在乱世寻一门更稳妥的生意。”

“更稳妥的生意?为何这么说?”杨千月不解地问道。

“沈家主要经营钱庄布匹,垄断了香料贸易和部分丝绸贸易。如今动乱,钱庄的生意自然受到影响。加上沈家的低价布匹利润率低,靠低价走量,生意恐怕大不如从前。”

杨千月一下子就弄明白了沈砚入长公主府,在京城开绸缎庄的目的,原来是想跟沈家抢皇家的生意。

情不自禁地亲了顾文澜脸颊一口,由衷夸赞道:

“没想到静之对生意都如此有心得,真是让本宫爱不释手。”

顾文澜被长公主这么一亲,涨红了脸颊,如实答道,“听说沈公子是沈家这一代里比较出色的子弟,被派来长安,似乎是为了打探朝堂动向。”

杨千月心中了然。

沈砚家族看来心思异常活络敏锐,四处下注。沈砚对自己的接近不过是其中一条路而已。

此前还担心是皇帝安排来的眼线,如此一来,更容易掌控了。

杨千月端起茶杯,掩饰住眼底的思绪,语气温柔:“原来如此。那你来京城,是要参加来年春闱考试?”

顾文澜点头,脸上满是忧虑:“父亲说,乱世之中,商贾需有官家倚仗,否则极易被牵连。他一直希望我能考取个功名,为顾家寻一个安稳的靠山。”

“这有何难?”杨千月放下茶杯,语气笃定,“只要你愿意,我可以保你参加科举,以你的才学,定能高中。若你愿意,再在文华院为你寻个清贵职位,既不辜负你的才学,也能让你顾家……”

“届时你既是顾氏嫡子,又是朝廷官员…又是本宫的人,谁敢动你们顾家?巴结还来不及呢。”

顾文澜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喜:“公主……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你心思纯净,这些商海倾轧、官场浮沉,本不该污了你的耳朵。你最适合的就是在文华苑那样的地方,干干净净地做学问了。”杨千月微微一笑,轻轻啄了一下顾文澜的嘴唇。

这番话,既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又暗示了可以提供的政治庇护,直接将顾家的利益与她的权力捆绑在了一起。

顾文澜望着长公主,眼中充满了感激与触动。

“殿下……”他声音哽咽,“文澜……文澜不知何以为报。”

杨千月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笑容明媚而霸道:

“你就安心留在本宫身边,好好养伤。日后不要为本宫吃醋伤心,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顾文澜低下头没有说话。若要拿爱情交换功名和家族安稳。他宁可不要功名,只要杨千月的一心一意。

他垂着眸子,底气不足地小声问道,“殿下…就不能只对我好吗?我可以把整个顾家都给殿下。”

杨千月听到这番话心中有些伤感,她知道他是真心的,比珍珠还真。她捧起顾文澜的脸,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张清澈纯净的脸,有些不忍:

“刚刚不是还说要考取功名,为家里谋一个庇护吗?”

顾文澜听到这里,心下黯然。他明明知道这就是答案,却一次次的心碎。

从鼻子里轻轻地呼出一个“嗯”。

杨千月低下头吻上顾文澜,时而温柔时而疯狂。

与方才对段那云的演戏完全不同。

她闭上了眼睛,引导着顾文澜笨拙的回应,放任自己沉浸其中。

顾文澜红着脸,顺从着,呼吸紊乱,浑身颤抖。

他是那样的脆弱敏感,就像一朵悬崖上的雪莲花,此时被暴风雪摧残。

杨千月将顾文澜带在身边,不仅是作为“沉迷男色”的掩护,更是绑定与顾家联系,保留一张对付沈砚、制衡江南商界的活棋。

也有那么一点喜欢和眷恋。

然而真心的保质期很短。

顾文澜疲倦地睡去之后,杨千月离开了花厅的内室。

命如玉在暖阁准备浴桶,命萧景琰过来侍奉沐浴。

暖阁内水汽蒸腾,氤氲得烛火都泛着暧昧的气息。

白玉浴桶里铺满新鲜梅瓣,热水冒着袅袅白烟,混着龙涎香的暖香,令人昏昏欲睡。

杨千月斜倚在桶沿,乌发湿漉漉地披散在肩头,水珠顺着雪白的颈侧滑进浴汤,溅起细碎的涟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