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人才的重要性(1/2)
第一,基地要分区规划。
"林夜背着手缓缓开口,
"军事区、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必须严格分开,各区间要预留至少200米的缓冲带。
"
"第二,围墙不仅要高要厚,还要具备火力功能。
"他点了点沙盘边缘,
"每隔50米设置一个机枪碉堡,转角处部署迫击炮阵地。
"
"第三,施工方式采取'边打边建'。
"林夜看向陈国栋,
"明天开始,我会派装甲部队护送你们的勘察队,需要爆破哪里直接说。
"
陈国栋激动得手指发抖:
"元帅,最大的问题是建材!就算把东郊所有废墟回收利用也不够,更别说水泥、钢筋这些......
"
"这个不用担心。
"林夜打断他,
"水泥、钢筋要多少有多少,机械设备也会陆续到位。
"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元帅哪来的底气。
"那我们目前的问题只剩下最后一点——地形勘察。
"女工程师皱眉,
"很多区域还在丧尸控制下,我们连实地测量都做不到。
"
林夜轻笑一声:
"无妨。"
"从明天开始,你们会配备无人机进行航拍测绘。必要时,
"他顿了顿,
"可以调用武装直升机为你们护航。
"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武装直升机护航勘察队?这是何等奢侈的配置!
"给你们三天时间。
"林夜最后说道,
"我要看到初步设计方案。解散。
"
……
别墅区·地下会议室。
昏暗的灯光下,十二名从工业园区救出的技术骨干局促地坐在长桌两侧。
他们身上还穿着沾满机油的工装,手指关节处的老茧在冷光下显得格外粗糙。
林夜坐在主位,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如刀般扫过每个人的脸。
空气安静得可怕。
但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暗中小心翼翼打量着主位上的年轻人。
从昨天被解救出来后,周卫国麾下的士兵就告诉了他们很多关于曙光军的身份背景。
他们那时才反应过来,原来……那群人并不是政府军的部队。
而是只听命于面前这位年轻人的铁血战士。
终于,一个戴着厚镜片的中年男人忍不住开口:
"元...元帅,您找我们是......?
"
林夜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平静得令人发毛:
"你们当中,有谁会造枪?
"
"......
"
所有人瞬间僵住,瞳孔剧烈收缩。
造枪?!
这可是掉脑袋的活计!
在旧时代,私造枪支足够判个无期。
更别说现在这个秩序已经崩塌,连运转设备都困难的末世.....
"我...我们只是普通机床操作工...
"一个大学即将毕业,被分配出来实习当黑奴的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
"是吗?
"林夜从桌上推过去一份档案,
"李成,35岁,东海精密机械厂高级技师,曾参与过某型狙击步枪的零部件加工。
"
被点名的秃顶男人浑身一抖,额头瞬间渗出冷汗。
林夜又翻开下一页:
"王德海,48岁,退伍军工,转业后在民用厂担任技术顾问,熟悉7.62子弹生产线。
"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者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震惊。
这份档案详细得可怕,连他二十年前的从军经历都记录在案!
"别紧张。
"林夜合上档案,
"我不是闲的没事干查你们。相反,我需要你们的技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