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请道圣旨(2/2)
陈宴安顿好邱捷,沐浴更衣后进了宫,去面圣。
暻顺帝的心情很不错,看着下方略微垂首、姿态恭敬又不失风度的青年,说:“陈清言,你的主意很好。”
陈宴道:“陛下圣明,草民只是感陛下所想。”
“你是朕的功臣,可不是草民。”
数月前。
参加完琼林宴后,陈宴被暻顺帝单独唤去。
暻顺帝道:“新科进士乃天子门生,让朕看看朕最得意的门生能否为朕排忧解难。”
陈宴恭谨地问:“臣愚钝,敢问陛下有何烦忧?”
“朕在位二十一年,四海升平,百姓安居,臣子们上的折子里都称朕为圣主明君。的确,所有人都盼着太平盛世,可自古乱世出枭雄。陈清言,你说百年后,青史如何记录朕?”
陈宴眉心微动,他总算知道了皇帝为何烦忧——
他觉得自己这皇帝做得太平庸了。
自打暻顺帝登基后,唯一打的仗就是十八年前和大晟的云城之战。
那一战大晟死了个定王,大昭亦折了几位悍将,双方最后停战和谈,说不上谁胜谁负。
之后就是十余年的太平。
武上没能扩张疆域,文上没有改旧革新,暻顺帝回想自己的一生,都想不起自己有何建树。
他真怕自己死后,青史上他这一页只有个生卒年,旁的一笔没有。
暻顺帝急了,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再徐徐图之。
于是陈宴给他出了个点子——借舞弊之名,整顿会试制度。削弱世家势力,广开寒门之路。
是的,这次的科举舞弊,本就是莫须有的罪名,不存在这回事。
被斩首的二位大人和“贿赂”了考官被处死的几位进士,也是真的无辜。
但没办法,皇上让他们有罪,他们就得有罪。
他们的血会成为史官手中的朱笔,把暻顺帝的功绩载入史册。
暻顺帝喝了口参茶,笑吟吟地问陈宴:“陈清言,你想要什么赏赐?”
陈宴略微抬脸,看向上首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天子:“微臣想要什么都可以吗?”
“说来听听。”
“微臣想请一道圣旨。”他说得毫不犹豫,看来早就想好了。
暻顺帝饶有兴致:“是升官的圣旨,还是赐婚的圣旨?”
“保命的圣旨。”
“哦?”
“微臣希望那道圣旨可以免一人死罪。”
“你此次立了大功,朕倒是可以给你这道圣旨。但通敌叛国之人不可用,谋朝篡位之人不可用。”
“是。”
暻顺帝觉得这道圣旨肯定是陈宴为他自己或者陈家人请的。
他不禁乐了。
这位看起来不落凡尘的状元郎也不过是个俗人,也怕死。
此时,殿外有内监通报:“陛下,高婕妤来了。”
陈宴立刻道:“微臣告退。”
走出殿门,余光瞥见一位宫装女子,他只拱手行礼,并不多看。
不料对方却叫住了他:“陈大人。”
陈宴回身:“娘娘。”
“陈大人当真要尚安华公主了?就不要我们郑五姑娘了?”
听见熟悉的名号,陈宴总算抬眼,瞥了一眼这位婕妤娘娘。
他想起来了。
这是荥阳高同知家的三姑娘,他在素锦见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