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 > 第58章 人类进化,开始!

第58章 人类进化,开始!(1/2)

目录

林云没有半句寒暄,他走到屏幕前。

挥手间,一幅巨大的三维立体影像投射在会议室中央。

那是一头被完整剥离出来的巨虫模型。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甚至连它口器上环状利齿的磨损痕迹都一清二楚。

“诸位,这就是袭击山河九号的生物,我将它命名为‘地龙’。”

林云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中回响。

“它的出现,意味着第二次末日,生物变异,已经拉开了序幕。”

“冰河世纪筛选了地表的生命,而地下的世界,正在孕育着我们未知的恐怖。”

陈静,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女性,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推了推眼镜:

“林顾问,根据‘利剑’小队带回的样本初步分析,这种‘地龙’的生物结构,与蓝星已知的任何一种蠕虫类生物都有超过99%的差异。”

“它的基因链,极其稳定,又极其富有侵略性,仿佛是……被大自然设计出来的战争兵器。”

“没错。”林云点点头、

“它的弱点是高温。”

“但我们不能指望每一个避难所,都像山河九号一样,恰好拥有S级的地热循环系统,并且能在关键时刻启动它。”

他环视三人,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我需要一种武器。”

“一种,能够在避难所这种复杂的地下环境中安全使用,不会造成结构性损伤,但又能对‘地龙’这种生物造成致命杀伤的武器。”

“我不管你们是研究次声波、微波辐射,还是高分子凝固剂,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林云伸出三根手指,语气不容置疑。

“三十天!”

“三十天内,我要看到龙国所有的避含所,都装备上这种武器!”

“我要确保每一个避难所,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抵御住与山河九号同等烈度的袭击!”

“能做到吗?”

李钢,这位一手缔造了龙国工业奇迹的铁汉,猛地一拍胸膛,声若洪钟:

“没问题!”

“只要有理论和图纸,我的工厂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工!”

“需要什么材料,我就算把地壳给拆了,也给您凑齐!”

龙战,这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军神,眼神沉凝如渊:

“只要武器研发出来,我军部负责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员列装和战术培训!”

“保证让每一个战士,都成为地下的屠龙者!”

陈静则冷静地补充道:

“理论模型我们已经有了几个备选方案,同步进行测试,三十天……”

“时间很紧张,但我们可以立下军令状!”

“好!”林云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这,就是他所信赖的龙国!

令行禁止,万众一心!

“散会。我等你们的消息。”

会议结束,三位部长行色匆匆地离去。

整个龙国的战争机器,因为林云的一句话,再次以更高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空旷的会议室内,只剩下林云一人。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并非天空,而是一片模拟出的璀璨星海。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这片虚假的星空,穿透了厚重的岩层,望向了遥远的世界四极。

“地龙,只是开胃菜而已……”他轻声自语。

真正的风暴,是那些能够改变世界格局,甚至改写生命法则的“机缘”。

上一世,人类对这些机缘的出现后知后觉,被鹰联邦等国家抢占了先机,导致龙国在后续的末日中步步维艰。

这一世,他绝不会让历史重演!

林云抬起手,在他面前的虚空中,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缓缓展开。

地图上,有四个光点,正在不同的区域,以惊人的速度移动着。

那是他派出去的四张王牌——

鹰眼、鬼影、重锤、幽魂。

龙国最顶尖的四位兵王,他们承载着龙国未来的希望,去往世界最危险的四个角落,夺取第一批成为“进化者”的资格。

林云的意识,仿佛与这四个光点链接在了一起。

【鹰眼,鹰联邦,西海岸,死亡峡谷】

画面切换。

炽热的白光笼罩着一切,空气被扭曲,远处的山峦如同海市蜃楼般摇曳。

地表的温度,已经超过了六十摄氏度。

身穿银白色“玄武”单兵装甲的鹰眼,如同一尊行走的雕塑,正行走在这片绝地之中。

他的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龟裂的盐碱地上,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就在几小时前,他乘坐的“执锐”级破冰攻击舰在近海遭遇了鹰联邦残余的海岸警卫队。

面对警告,鹰眼没有选择交火。

而是直接启动了装甲的潜行模式,从海底悄无声息地登陆,将那些傲慢的对手甩在了身后。

此刻,他的战术目镜中,一个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坐标,正在前方闪烁。

那里,是死亡峡谷的最深处,一处名为“魔鬼”的古老陨石坑。

上一世,第一块蕴含着“锐金之力”的源晶,就在那里被一个鹰联邦的探险家无意中发现。

【鬼影,极北之地,永冻冰原】

无尽的暴风雪,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能见度不足五米,呼啸的狂风足以将一头北极熊撕成碎片。

一道几乎与冰雪融为一体的影子,正贴着地面高速滑行。

鬼影,如其代号,仿佛一个不存在的幽灵。

他脚下的“玄武”装甲,已经切换成了适应极寒环境的模式,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够吸收雷达波和红外线的冰晶涂层。

他刚刚摆脱了一群因冰河世纪而变得异常狂暴的变异海象的追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