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零 东交民巷 玄鸟苏醒(1/2)
北京,四九城,东交民巷使馆区。
1901年的《辛丑条约》,算是彻底拔下了满清的遮羞布,而后有12个国家在此设立使馆,享有治外法权的“国中之国”的特殊地位。
这个区域,也是列强在华外交活动的核心区域。
辛亥爆发之后,袁世凯为了获得列强的支持,承认了前清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得以继续存在。
正因为如此,当年王亚樵虽撤离了北京,但受杨猛的影响,当初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结下的人脉与伏笔,非但没有全部撤销,反而成为北京情报站的根据地。
为了让这里坚持下去,在后续的两年中,王亚樵几乎每年都会潜回使馆区,根据大家的想法和需求,不断的调整投入的资源和专业人才。
香浓咖啡厅,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创立的。
为了打开局面,杨猛示意王亚樵,请了上海最火爆的宝利咖啡店的咖啡师,来到了香浓咖啡厅,除了售卖咖啡以外,还售卖红茶、汽水、冰淇淋及精致的西点,在开业之后,便迅速火爆起来,成为了京城最好的综合型咖啡馆……
有了丰厚的收入,北京站的胆子也大了,索性将旁边的商铺买了下来,按照上海总会俱乐部(Shanghaicb)的装潢风格,装潢并成立了北京总会俱乐部。
为了完美再现正统而又精致的西餐,学习法式、意式等多国西餐料理,王亚樵不惜花费重金,请上海总会俱乐部的总厨去上艺学院,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手把手的教出了四个西餐大厨。
这家俱乐部,一经开业,又再次成为四九城里最火爆的西餐厅,不过由于规模有限,仅限会员或经引荐者进入。
自此,香浓咖啡和北京总会俱乐部,就成为了东交民巷使馆区里的标志性的咖啡馆与西餐厅,每日来此就餐与喝咖啡的高级外交官比比皆是,而这也为两家店的品牌含金量,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到了现在,使馆区里的各国大使都知道,香浓咖啡的老板卡农,来自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
伯明翰在工业革命之后,被称为‘世界车间’,以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而闻名全球。
可谁能想到,香浓咖啡的创始人,北京总会俱乐部的老板,竟然是来自这样一座重工业城市。
当然,卡农只是化名,他真正的名字叫做莱恩。
那个在十多年前就随神甫来华,亲眼目睹了八国联军肆虐京城的莱恩。
那个与杨猛相识于微末之间,痴迷于东方武术文化,最后跟杨猛学了形意和太极拳的莱恩。
不过,他现在用的卡农这个化名,在东交民巷的外交官和贵妇眼中,俨然已成为了北方最好的咖啡师。
这不仅让莱恩在使馆区里人缘极佳,甚至还与一些资深外交官及贵妇,都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样的身份和成功的商业品牌,都给整个北京情报站的潜伏与搜集情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为了掩护莱恩的身份,迷惑那些东交民巷的各国间谍,杨猛特意为他取了一个‘玄鸟’的代号。
这个代号,也是当初中情局成立之际,最为神秘的十二鸟人。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当初玩笑般的十二鸟人,或是成了镇守一方的高级将领,或是成了融入政府的中高层领导,但他们却始终不忘初心,在情报工作领域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非凡成就。
借着东交民巷使馆区和卡农的身份掩护,北京情报站这些年,规模非但没有萎缩,反而日益壮大。
虽然处于‘冬眠’状态,但善于观察和学习的老特工们,因为专心致志,反而将厨师、咖啡师、西点师等工作做的尽善尽美……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通过香浓咖啡厅的名气,或是被其他餐厅挖走,或是走出东交民巷,经营分店甚至转行到其他领域中……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而最好的伪装,就是在市井江湖中落地生根,甚至结婚生子。
身处乱世,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民,而每年流入北京的人口中,最不缺的,就是想要嫁到北京,想借此在京城落脚的大姑娘和小媳妇……
而这样的异地婚姻,在四九城里最是常见,甚至都发展成了各区的片警,每个月的核心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若是见你光棍久了,片警甚至会主动上门,问你要媳妇不要?
这是什么?
同流合污?和光同尘?
不,这就是潜伏者最需要的身份认可。
由北京警察机构——最基层的警察所,主动赋予的身份背书。
但凡懂得点人情世故,都必然抢着将该交的钱如数奉上。
从此,下至街区管辖的警察所,上至民政管理处,便都是所谓的‘自己人’了,只要不是明面上的违法勾当,只要将小钱不断奉上,基本就会在市井里畅通无阻,甚至可以说是一路绿灯……
这种扎根市井的婚后生活,也让这些融入四九城的特工们,再没有了身份上的破绽,甚至能得到周围邻居的‘掩护’……
有了越来越多的支点,中情局自然可以用投亲的名义,来北京投奔他们,不断的向四九城内掺沙子……
在大夏这种人情社会,谁家没有个三亲六故呢?
而这种互相引荐,保举的关系,往往又是最牢不可破的,甚至可以借此发展出一张巨大的隐形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