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百家之长”(1/2)
二十载春秋,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山谷中,如同白驹过隙,悄然而逝。昔日的少年吴晟,如今已褪去了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与内敛,周身气息圆融厚重,赫然已从当年的玄炁凝丹,突破至了玄丹化婴的境界!丹田之中,一个与他面容依稀相似、盘膝而坐的紫色婴儿虚影正吞吐着精纯的玄炁,标志着他在力量本源上踏入了全新的天地。
这二十年,他未曾有一日懈怠。在老者的倾囊相授下,他如同最饥渴的旅人,疯狂汲取着百家智慧的甘泉。不仅仅是修为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内在的蜕变。
对于毒术,他已能辨识上千种奇毒异草,逼毒法运转自如,防毒吐纳近乎本能,更明悟了“毒药相生,存乎一心”的至理。
对于机关巧技,他虽不精于制作,却能洞察其核心机理,理解能量转化与结构放大之妙,这对他的阵法理解、术法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法家规矩、儒家浩然、佛门禅意、魔道决绝……他虽未深入修炼其具体功法,却已将它们的核心思想与利弊得失融入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他的心胸与视野,早已非二十年前那个只知埋头苦修的少年可比。
甚至,他早年自创的那套略显粗糙刚猛的《撼岳剑法》,也在老者高屋建瓴的指点下,去芜存菁,融合了道家“以柔克刚”、兵家“奇正相生”的意蕴,变得刚柔并济,变化莫测,威力何止提升了数倍!一剑挥出,看似朴实无华,却暗含天地至理,既有撼动山岳之威,亦有绕指柔丝之巧。
老者将吴晟这二十年来的点滴进步都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之余,那份因吴晟与故人相似而产生的复杂心绪也愈发深沉。他深知,一块璞玉已然雕琢成型,是时候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检验了。这检验,将决定他是否真正有资格,承载起那份沉重的宿命与传承。
这一日,风和日丽,草庐前的石桌上,已然摆好了棋盘。老者与吴晟相对而坐,棋盘之上,经纬分明,仿佛蕴藏着天地宇宙。
“小友,二十载寒暑,你我论道修行,今日,不若再手谈一局,如何?”老者声音平和,一如往昔,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吴晟微微一笑,神色坦然:“能与前辈对弈,是晚辈的荣幸。这二十年来,若非前辈悉心指点,晚辈绝无今日之进境。此番对弈,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前辈期望。”他至今仍以为,这只是一场如同以往无数次那样的论道与切磋,是帮助前辈寻求灵感的一种方式。
“善。”老者颔首,执黑先行。他落子天元,姿态随意,却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搅动了整个棋盘的气机。
棋局伊始,老者并未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他的落子看似散漫,东一子,西一子,不成章法。吴晟则谨慎应对,凭借这些年锻炼出的计算力与大局观,试图构筑自己的势力范围,稳扎稳打。
然而,随着棋局深入,吴晟渐渐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老者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散子,仿佛活了过来一般,彼此之间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它们时而如同游说列国的纵横家,分化、拉拢着吴晟的白子势力;时而如同掌控全局的统帅,构筑起无形的“势”,将大片区域笼罩在其影响之下;时而又如同鬼魅般的奇兵,在不起眼处埋下伏笔,伺机而动。
这已不仅仅是围棋的攻守之道,更像是一场囊括了政治、军事、外交、谋略的微型沙盘推演!老者正在借助这纵横十九道,向他淋漓尽致地展示鬼谷一脉祖师爷所创的、真正的“纵横捭阖”之术!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老者的声音仿佛在吴晟耳边响起,却又缥缈无踪,“纵横者,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吴晟只觉得自己的白棋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他每落一子,都仿佛在对方的算计之内。他的势力被不断分割、蚕食,精心构筑的防线被看似轻描淡写的几手棋轻易瓦解。他试图反击,却发现自己如同撞在了一团棉花上,力量被卸去,意图被看穿,处处受制,步步维艰。
棋局至中盘,黑棋大势已成,如同滚滚洪流,席卷四方。白棋则左支右绌,地盘被压缩,仅能苦苦支撑,败象已露。吴晟眉头紧锁,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感觉自己二十年来所学的种种谋略、智慧,在这真正的“纵横捭阖”之术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这便是……鬼谷真正的传承吗?果然……浩瀚如海,深不可测。’吴晟心中震撼,但他骨子里那股不认输的韧劲,却在此刻被彻底激发。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再去看那些局部的得失,而是将心神沉入整个棋局,试图寻找那遁去的一,那唯一的生机。
就在这心神极度凝聚,几乎要放弃的刹那,老者昔日论道时曾说过的一段话,如同洪钟大吕,在他脑海中轰然回响:
“天下之变!波谲云诡!变幻莫测;万象森罗,纷纭难纪,岂易窥测!”——是啊,这棋局变化,不正如同天下大势,纷繁复杂,难以捉摸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