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剑问”(1/2)
李墨琤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翻腾的关于策略与道路的纷争暂且压下。一个更根本、更贴近她本心的问题浮现出来。她望向那片仿佛蕴含着无尽智慧的虚空,恭敬开口,声音中带着罕见的、纯粹求索的困惑:
“前辈,晚辈有一问,困惑已久,不知可否请教?”
“讲。”阴阳玄尊的声音平淡无波。
“晚辈想问……何为剑?又何为剑道?”李墨琤的目光不由落在自己手中的阴阳两仪剑上,剑身流转着清冷的光华。“晚辈曾随师门游历东齐,有幸借友人吕文静公主之缘,入其太学院旁听。”
她的思绪仿佛回到了数年前,那个充盈着书香与锐气的学宫之地。
“彼时,恰逢东齐三杰之一,有‘小国士’之称的白云鹤,正于院中为众学子讲授其新悟的剑理。”李墨琤的语速不觉加快,带着一丝回味与激动,“他言道,他已将前人十四基础剑式推演至极致,进而破而后立,新辟出三招。”
“其一,曰‘剑气无垠,绕剑式’。”她眼中闪过一抹神往,“他说,寻常剑法,多以直线攻杀,点、刺、劈、撩,皆在线中。而此式,却要修行者忘掉‘线’,感悟‘面’!以天为剑,以地为剑,以四方寰宇为剑囊!剑出非是锋芒一线,而是浩荡一片,无所不及,无处可避!”
“其二,曰‘剑无常形,游剑式’。”她继续道,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轻轻划动,“他说,剑既脱手,何受拘束?剑可如灵蛇蜿蜒贴地而游,可如鲲鹏振翅御风而游,可如龙腾九天,如凤舞九霄,如神人蹈虚步空!剑之形态,亦不必拘泥于钢铁之形,心之所至,玄炁所化,皆可为剑!”
“其三,曰‘剑无尽处,钻剑式’。”她的语气变得凝重,“此式专破至坚!剑身急旋,聚万千力道于一点,无物不破,无防不摧!若多剑齐发,便是金刚不坏之身,亦要化作齑粉!”
李墨琤望向虚空,仿佛再次看到那位白衣国士负手立于堂前,对满堂学子淡然道:“欲学此术,先忘其形。剑为何物?可以是裂石穿金之声,可以是灼目夺魄之光,可以是一个眼神,一缕玄炁,一段心意。它可长可短,可刚可柔,可从你想象不到的任何一个角度袭来。当你心中不再执着于手中那三尺铁器,方堪堪摸到剑道之门径。”
“晚辈当时听闻,只觉茅塞顿开,眼前仿佛打开了一片全新天地!”李墨琤感慨道,“后来,我曾将此事说与吴晟听,本想与他探讨其中玄妙。他却一脸茫然,反问我:‘剑不就是剑吗?怎会是光,是声,是玄炁,是眼神?李师姐,你莫不是又在诓我?’”
说到此,她语气中不免带上一丝当时对方的懵懂与自己难以共鸣的无奈。
“故此,晚辈今日冒昧请教前辈。”李墨琤肃然一礼,“在那白云鹤之上,在您这般境界的尊者看来,究竟……何为剑?何谓剑道?”
虚空之中沉默了片刻。随即,阴阳玄尊的声音缓缓响起,不再淡漠,而是带着一种囊括寰宇、洞悉本源的古老智慧:
“白云鹤此子,倒有几分灵性。其所言‘忘形’,已触及‘术’之极境,近乎于‘意’。于凡人而言,于一方小世界而言,称得上‘五百年一出’之才,堪称‘国士’。”
先予肯定,继而,话音陡然拔高,如同从山巅跃入星空:
“然,其论仍囿于‘用’之范畴。仍在探讨剑如何更快、更利、更变幻莫测,仍在思考如何以剑克敌制胜。纵然将剑化为声光电磁,乃至心意眼神,其核心,仍未脱‘杀伐之器’的窠臼。”
“小子所谓‘剑道’,仍不过是‘用剑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