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酉闭卯启(1/2)
也许是这蕃商有难得的运道,又也许那只骆驼命不该绝,此番情况之下,蕃商任春娘施为,死骆驼当活骆驼医,反而有了好的结果。
城池近在眼前,但暮鼓响过,城门已闭,今夜进城无望。
月亮爬上柳梢头,借着月光,秦香莲端详起面前自称“石娘子”的蕃商,她一双含着血丝的憔悴眼眸,里面是一对浅色瞳孔。
眼眸憔悴,眼神却凌厉,当石娘子用那一双眼扫视过来时,秦香莲很容易联想到戈壁上的豺,明明没有虎狼那样威武勇猛,也没有豹子那样胆大迅捷,却依旧是令人畜皆闻风丧胆的凶残猛兽,甚至名列四大凶兽之首。
这支蕃商队伍就像一支豺群,石娘子作为年轻的豺群首领,对着秦香莲礼貌的打量回以一笑的同时,主动地道:“我是粟特人,来自于阗,在很遥远的地方,我是在商队里喝着骆驼奶长大的,几年前首领死于战乱,我刚刚继承了这支商队。”
说不清楚是几年前了,成为商队首领以后,石娘子感到度日如年,她不得不快速成长起来,尽管她从前总觉得自己可以胜任首领的位置。
继承这两个字她说得格外艰难,事情的经过并没有那么顺利,她的队伍里本该有一名骆驼医,她也应该比现在更快进入襄阳城。
按照原计划,她该在东京城内的,和她原本拥有过的另一半货物。
秦香莲没有深究石娘子的话,她只略听一听,用自己的情况作为交换来回答,她不用隐瞒什么,却也没有坦诚所有,只说家乡洪灾,土地尽失,逃荒往泉州寻亲。
生活在商队里的石娘子无法理解宋人将生命寄托在土地上,但她能够明白秦香莲与她同病相怜,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源,甚至比她更加彻底。
石娘子适时表示了同情,然后迫不及待十分感兴趣地问起泉州:“听说那里靠近海洋,一望无际的水面,大宋朝廷建起泉州市舶司,我有一些族人去过那里。秦娘子,你见过海洋吗?”
众人皆投来好奇的目光,秦香莲见过,但她没见过北宋的海洋,所以她迂回着答:“海是一片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水面,假若说从于阗到东京的这条路,是穿越整片陆地的长度,那么用这条路来衡量整片海洋的长度,大约需要走三四回,中途同样会有无数风暴。”
秦香莲用石娘子能理解的说法,讲了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概念变体,听完这句话,石娘子的眼神中不见惊讶,反而更多是向往。
其余人早被秦香莲科普过海洋,也不见得多惊讶,春娘还补充道:“海水是咸的,不能喝,也不能吃。”
见石娘子这样喜欢大海,春娘将带在身边的干海带送了一些给石娘子,说这是海里的蔬菜,教给她做法,要让她尝尝。
石娘子本就要赠春娘礼物,感谢她救了那只母骆驼,这会儿增长了这样多见闻,又收到海带,选择将一串珍贵的绿松石手串回赠给春娘。
秦香莲投桃报李,她为石娘子指出一条崭新的道路:“石娘子,你的智慧与勇气一定会带你去到更广阔的世界,泉州十分欢迎像你这样的女商人,你的贸易版图不应该局限于陆地。”
石娘子心潮澎湃,几乎想要立刻开口请求随她们一同去泉州,可她看了看自己的商队,最终只谨慎而又克制地点了点头。
交谈过程中,商队的护卫始终忠心耿耿地站在石娘子的身边,他们似乎十分尊重石娘子,但当石娘子表现出意动时,他们却不可避免流露出焦躁。
现在还不是贸然发展新商路的时机,石娘子才收揽归拢这支队伍,她尚且需要树立更深的威望,攒够改变商路尝试的资本。
短暂的蛰伏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石娘子转身离开时,心中最后一丝迷茫渐渐消散,灼热的夏末夜风中,她的内心一片冷静的渴望。
那不是被秦香莲三言两语调动起的渴望,而是深藏在石娘子心中始终不灭的野心。
襄阳城作为北宋军事重地,烽火未燃到襄州之前,夜里格外相安无事,秦慎姑同齐姑姑夫妇都醒得早,三人配合着做了一顿早饭。
昨夜春娘说,想吃凉拌海带丝,也想分一些给石娘子尝尝,秦慎姑自然会满足她的这个心愿,夜里就泡起来,一大早就做了出来。
那热油泼出来蒜香的滋味,配着畜的酸香,道旁的一些商旅客人,闻到都想掏钱买些来下粥,只份量不多,又是主家东西,秦慎姑只好婉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