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惊喜(1/2)
蔡文姬那一声带着哭腔的“父亲”,如同投入静潭的石子,瞬间击碎了蔡邕强撑的理智。
他再也顾不得名士仪态,踉跄一步上前,颤抖的双手紧紧抓住女儿的双臂,仿佛怕眼前的人儿只是幻影,一松手便会消散。
他浑浊的老眼仔细端详着蔡文姬的面庞,从眉梢到眼角,每一寸都烙印着失而复得的狂喜和难以言喻的心疼。
“好…好…吾儿无恙便好…无恙便好…”蔡邕喉头哽咽,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反复的低喃,滚烫的老泪终于冲破堤防,沿着深刻的皱纹蜿蜒而下,滴落在女儿的手背上。
厅堂内,唯有父女压抑的啜泣声清晰可闻,那无声的悲欢与沉甸甸的思念,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皇甫嵩与卢植肃然动容。他们深知蔡邕丧女之痛,更知这乱世中骨肉分离、生死茫茫的残酷。
此刻重逢,不仅是惊喜,更是一场救赎。皇甫嵩长叹一声,声音带着由衷的感慨:“苍天有眼!伯喈兄,此乃天大的幸事!”
卢植亦微微颔首,望向张铮的目光中,激赏之外更添了一层深沉的认可,能将流落异族的才女寻回并安然送至父亲身边,此中艰难与用心,远非寻常。
张铮并未打扰这劫后重逢的温情时刻,只是静静侍立一旁,眼神温和地看着。
待到蔡邕情绪稍稳,用衣袖胡乱抹去脸上的泪痕,才扶着女儿缓缓站起,目光复杂地转向张铮。那目光里有失而复得的感激,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更有深深的探询,他是如何做到的?
“鹏举…”蔡邕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已恢复了部分气力,“此恩…此恩重于泰山!老夫…老夫真不知该如何…”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深深一揖到地,“谢将军救小女于水火,全我父女天伦!”这一揖,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张铮连忙侧身避过,快步上前扶住蔡邕:“伯喈先生快快请起!此乃晚辈分内之事,万不敢受先生如此大礼!”他扶蔡邕重新坐下,目光扫过依偎在父亲身边、眼圈红肿却难掩喜悦的蔡文姬,以及一旁温婉含笑、轻抚孕肚的糜贞。
声音清晰而郑重地宣告:“当初文姬被匈奴所虏,被我所救,后带回晋阳。
经过相处,晚辈与文姬相知相惜,情投意合。现在文姬已为张家妇,与贞儿共侍左右。”
此言一出,厅中众人皆是了然。原来这“惊喜”,不仅是寻回,更是归宿!
蔡邕浑身一震,猛地看向女儿。蔡文姬脸颊飞红,含羞带怯地微微点头,眼神却无比坚定。
蔡邕心头百感交集,女儿不仅活着回来,更找到了值得托付的归宿!对象竟是眼前这位雄才大略、重情重义的卫将军!
这已非简单的恩情,而是将女儿的未来与一个前途无量的雄主紧紧相连!一瞬间,失女的悲怆、寻回的狂喜、对未来的欣慰与期许,种种情绪如潮水般冲击着他,让他再次老泪纵横,这次却是喜悦的泪水。
他紧紧握住女儿的手,又看向张铮,嘴唇翕动,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充满无尽感慨与释然的叹息:“好…好啊…天意…此乃天意!”
糜贞适时地上前一步,轻轻牵起蔡文姬的手,对着蔡邕盈盈一礼,温言道:“文姬妹妹在府中一切安好。夫君待我们姐妹情深义重。
我们姐妹同心,定能好好侍奉夫君,也让伯父安心颐养天年。”
她微微侧身,露出圆润的孕肚,笑容温煦而充满母性的光辉,“待这小家伙出生,还要请伯父多多教导呢。”
看着爱女有了可靠的归宿,蔡邕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看看英姿勃发的张铮,看看失而复得的女儿,只觉得人生圆满,莫过于此!这并州之行,这所谓的“惊喜”,早已超出了他的想象,成了命运给予他晚年最丰厚的馈赠。
“哈哈哈哈哈!”蔡邕忽然朗声大笑起来,笑声畅快淋漓,仿佛要吐尽半生郁气。他用力拍了拍张铮的手臂,又慈爱地看了看两位儿媳,最后目光炯炯地扫过皇甫嵩和卢植,意气风发地道:“今日老夫得女、得婿、更将得孙!人生快意,莫过于此!当浮三大白!鹏举,速速备下好酒!老夫要与诸君痛饮,不醉不归!”
满堂气氛顿时为之一松,喜悦之情洋溢开来。沮授、糜竺等人纷纷笑着附和。皇甫嵩抚掌大笑:“伯喈兄此言大善!正当痛饮!”卢植虽不喜豪饮,此刻亦捻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
张铮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看着蔡邕眼中重新燃起的生机与光彩,心中亦是暖意融融。
他知道,这份“惊喜”,真正送到了老人的心坎里,也为自己赢得了这位当世大儒毫无保留的信赖与支持。
他含笑挥手:“来人,摆酒席,今日为伯喈先生父女团圆,一醉方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