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257章 大相公致仕!

第257章 大相公致仕!(2/2)

目录

一方面,这是一位宰执天下十二年之久的內阁首辅。

文可治政天下,武可开疆拓土

这样的人物,文成武德,出將入相,註定是千古流芳!

於文武百官而言,要问什么最重要

有的人可能会说是钱財,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富贵,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子孙满堂。

但,一旦涉及“千古流芳”,那么无论是钱財,富贵,亦或是功名利禄,通通都得让路。

这是真正的至高追求,没有之一!

如此,也就怪不得百官注视过去。

韩章,这是一位即將走出朝堂,走进史书的人物!

另一方面,大相公致仕,也就意味著首辅之位的更替。

不少人暗自注目,目视江昭。

一门两宰辅啊!

这是何等程度的佳话

要是算上【韩门立雪】,这一则佳话,可就更是值得称道了吧

文武百官,目光流转不断。

暂且不管百官的反应,丹陛之上,赵策英却是一副动容非常的模样。

赵策英大袖一挥,三两步走下丹陛,走到韩章身前,紧紧握住韩章的手。

“大相公,国之干城,江山柱石,治社稷、定山河、拓疆域、抚百官,何来难负宰辅之说”赵策英一嘆,儘是“不愿”。

“老臣耳目昏聵,著实无力承担內阁重担。”韩章连忙道。

“唉!”

赵策英连连摇头,摆手道:“今,燕云拓土,民生须恤,正赖大相公坐镇中枢。既是身子不適,朕便命太医院为大相公调理一二,自可耳目聪明。”

“大相公两代重臣,安邦定国。此奏,朕断然不准。”

赵策英大手一挥,三步两步,重登丹陛。

从其语气来讲,却是异常坚定。

韩章目光通红,一副感恩非常的模样,默默一礼。

一辞一让,就此结束!

文武百官,不时注目过去。

內阁的几位大学士,亦是目光微动。

五月时节,大相公就要致仕。

內阁,也要更替人选了啊!

就是不知,孰人留任,孰人致仕

……

文府。

轻风吹渡,竹海涛涛。

一杯茶水入手,文彦博抿了两口,举目眺望。

一辞一让结束,官家就单独召见了韩章,君臣二人,一齐敘话。

韩章就要致仕,君臣敘话,无非是两个话题:

其一、官家安抚臣子,以示重视。

作为百官之首,韩章一脉底蕴不浅,绝对是变法革新的核心力量。

其弟子江昭,更是变法核心,內定的內阁首辅的继任者。

这样的状况,註定了官家会非常“礼遇”韩章。

君臣敘话,肯定是一片其乐融融之像。

其二、官家会諮询內阁大学士,以及內阁首辅的更替事宜。

这也是惯例。

內阁首辅致仕,君王肯定会让韩章评价一下其他几位內阁大学士,並諮询相关的用人意见。

当然,皇帝不一定会採纳。

不过

文彦博面色微沉。

韩章老贼,绝对会成心说一些“坏话”,设法带著他一起走。

所谓的坏话,不一定是指真的坏话,而是给与一些与君王预期不相符的评价。

就像官家注重於变法革新一样,要是韩章评价某位內阁大学士不太配合日常变法庶政,你猜官家会不会心头生起更替的心思

关键,你还没办法阻止。

文彦博抿著茶水,注视良久

半响。

“唉!”

一声长嘆,淡淡的声音隨风而动。

“文某一生,如履薄冰!”

“这一次,能走到对岸吗”

坤寧宫。

铜鉴横陈,对映匀妆。

皇后向氏肃坐,自有嬤嬤为其梳妆。

一支金釵轻挽髮髻。

向氏秀眉微抬,轻声问道:“据说,大相公就要致仕荣休”

“是。”

嬤嬤点头,答道:“据说官家与大相公,足足敘话了一下午呢!”

向氏轻轻点头,没有作声。

事实上,自从有了先皇后高氏的前车之鑑,她一向是鲜少主动打听朝政。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

大相公致仕,声势实在太大,就连后宫都传了起来。

向氏,自然也是略有耳闻。

“伸儿,近来都是跟著江阁老的吧”向氏又问道。

孩子久居景王府,但並不意味著母子二人就此分离。

一般来说,十来天左右就会见上一面。

作为母亲,关切孩子,自是不免问一问孩子的日常起居、饮食、衣著、作息。

景王缠著江阁老的事情,自然也就由此传入了宫中。

“都跟著呢!”

梳妆嬤嬤是向氏带入宫中的丫鬟,主僕齐心,自是知晓向氏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不免补充道:“据景王府的人所说,小殿下三五日就要缠江阁老一次。”

“三五日一次”向氏凝眉,关切道:“如此频繁,可莫要惹得江阁老厌烦。”

“不会的,娘娘放心吧。”嬤嬤笑著回应道:“小殿下乖巧非常,甚是討喜。江阁老可是好几次专门为小殿下煮茶、烹点心呢!”

“这样啊”

向氏点头,心头稍安。

君子远庖厨,江阁老位极人臣,都特地腾出时间为伸儿煮茶,乃至於烹点心,可见是真心喜欢。

“既是如此,就让景王府的人莫要胡乱阻拦小殿下。小殿下想要去哪,就让他去吧。”向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吩咐道。

言下之意,却是希望让儿子赵伸继续缠著江昭。

不过,这也並不奇怪。

既入后宫,一生就都在后宫度过,註定了要做好长期宫斗的准备。

以向氏的宫斗本事,以及诞下皇子的功劳,兼而识得大体,管理后宫妥当,地位自然是较为稳固。

不过,稳固归稳固,可要说地位真就是固若金汤,那肯定是算不上的。

官家年仅而立,气血旺盛,三天两头换人宠信都是常有的事情。

单是近两年,宫中有名分的妃嬪就已有三四十人。

诞下的皇子、公主,亦或是正怀著的皇子、公主,粗略一算,也已有六七人。

由此观之,要想让其长久宠信皇后,亦或是某一位妃嬪,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堂堂君王,执掌天下大权,也肯定都是以“博爱”为主。

这一点,向氏心头一清二楚,並在入宫以前就已经做好了觉悟。

也因此,为了更好的稳固地位,真正的宫斗其实就会延伸到下一代。

也即皇子的身上。

皇子尚未降生,就是子凭母贵。

母亲的身份,决定了皇子的地位,或是嫡出,或是庶出。

可一旦皇子渐渐长大,那就是母凭子贵。

无它,一旦皇子都长大,就涉及太子之位和帝位之爭!

对於向氏来说,江阁老可谓是庙堂上真正的参天大树、常青之树,孩子能与之相熟,自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

大相公韩章,就要致仕!

国子监报纸一经刊印,消息就此传播开来。

一时间,市井朝野,九州万方,沸腾不已!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