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53章 计划通

第153章 计划通(1/2)

目录

第153章计划通

“是!”

甲子得了令就退下了。

陆远平的话已经注定了罗鹏举的命运,是肯定要在严刑拷打之中走向末路了。

不过有谁会在乎呢?

他本就是该死之人罢了。

夜已深,宫中的密室里还在进行着拷问,陆家四口却已经在各自的住处睡下了。

次日陆执安又起了个大早。

今天还是假期范围内,他还来得及去城郊一趟。

毕竟是城郊,一来一回需要不少时间,等回头继续上朝了就不是那么方便来往了。

不如趁着这点儿时间先把事情做了,急是急了点,也好过回头分成两天来办。

皇庄上其实没什么大事,早两年跟着梁禄在庄子上培育高产作物的人手今年都散了出去,在京郊各处帮助百姓们种玉米。

有他们这些已经做熟了的人在,玉米的种植很难出现什么问题。

毕竟这会儿不仅仅是梁禄盯着他们,上至满朝文武,下至京郊百姓,有一个算一个,都盯着这些玉米地呐!

虽说今年的这些种子成熟以后也不会留到种地的人手里,但明年他们还是会种玉米地的,种子就从今年这一批的收获中来。

而且到时候还要扩种,今年没能种上玉米的土地,明年估计就要种满了,可不就是和他们息息相关?

所以无论是种了玉米还是没有种玉米,所有的百姓们可都盯着呢,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搞破坏!

这样自发的监督可比强制性的命令要好用太多,自然也就很难出现什么乱子。

除此之外梁禄也会不定期带人在京郊巡查,一方面是确定玉米的生长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百姓们答疑解惑。

新的作物想要推广开来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种子,还要有对应的种植技术,否则也只会是浪费资源罢了。

皇庄上虽然有人手,但毕竟不够多,他们还要在皇庄外培养一部分人手,这样一来到时候也不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不管怎么样,这也是起到了监督效果的。

巡视完皇庄那边的情况之后,陆执安随意用了点午饭,又骑着马去了济民书院的新校区。

新校区的建设面积不算小,一期工程足足占地百亩。

这个面积对于当下只有千余人的济民书院来说可以说绰绰有余,所以陆执安也没嫌小。

不过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济民书院周围的土地他都已经和京兆尹那边打过招呼了,近几年不要出售。

等到书院规模壮大之后肯定还是要在原址上扩建比较方便,总不能像现在这样再搬一次?

那多不合适!

将地块留下对于陆执安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毕竟那处偏远,目前为止也就一个济民书院人气儿多点儿,周围的土地十年八年的都不一定卖得出去。

这点儿事情,京兆尹这边还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新校区还在建,陆执安在侍墨等人提心吊胆的目光中巡视了一圈,确定没啥毛病之后就撤了。

这一次的新校区建设还是他出的钱和力,学生们搞出来的肥皂虽然好用,但短时间内还无法积攒起来这么庞大的财富。

不过想来下一次校区扩建的时候,济民书院这边大约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因为一路上都没有停留太久,来去匆匆的,陆执安再回到京城的时候时间也才酉初。

刚好赶上饭点。

这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他回东宫换了套衣服之后就溜溜达达去了凤仪宫。

陆风致正在和孟梓华学处理宫务。

怎么说她也是个十几岁的大姑娘了,早晚有一日要学掌家,宫务不过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大家庭罢了。

还有几年的时间,孟梓华每天教一点,不用给她太大的压力,等到她出嫁的年龄也足够用了。

说起来,其实最急需学如何处理宫务的是穆安竹,但她这会儿离过门还远,就是安排下去的课程都还没有补习完呢,自然不可能进宫学习。

穆安竹现在的课程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京中人际关系和各种礼仪规范上。

毕竟她那个继母根本没有派人教过她这些,就是当时参加赏花宴时要用到的各项礼节,都是在来的路上临时学习的。

至于人际关系,那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复杂网络,穆家也不在京城,自然也没学过。

但是对于未来的太子妃来说,这些都是必修课。

因为她代表的是皇室的颜面。

也因为有这么多课程的安排,虽然已经出宫一个多月,但穆安竹始终都没有接下过任何一家宴请邀约,一律以备嫁为由推掉了,哪怕现在连婚期都还没有定下来。

再说回凤仪宫。

因为出门的时候不确定具体什么时候能回来,陆执安特意和孟梓华打过招呼。

所以这会儿他悄无声息地进来,一个认真教一个认真学的母女俩根本没注意到他。

陆执安也一点都不见外,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之后就看着她们俩凑在一起。

还是陆风致最先坐不住,擡头想要看看她爹啥时候能出现,拯救她于水火之中的时候,猛然间发现已经不知道在边上坐了多久的陆执安。

“哥?你啥时候回来的?!”

“嗯?”孟梓华也擡起头。

“回来了,看样子一切顺利?”

“都很顺利,我都在这边坐了半刻钟了。”

孟梓华微微点头,无奈地看着已经跑路的陆风致,知道今天的教学只能到这里了。

“行,你们俩想吃什么自己跟小厨房说,我这边还有点事儿得先处理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