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23章 回转

第123章 回转(1/2)

目录

第123章回转

持续性高温将会带来的灾害其实也就那么几大类,无非就是干旱、粮食减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危及百姓们的生命安全。

天灾,是人力无法避免的,即便是陆执安前世,科技树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呢,更别说是现在了。

陆执安也不敢强求那些,他只能尽可能地想办法,帮助大家挽回一些损失。

虽然即便是现在想到了什么好用的工具之类的,等到传到百姓们手里的时候,只怕是也错过了最佳时机。

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

可惜早些年派去海对面寻找种子的队伍一直都没有回来,不然的话,有番薯和土豆这两种耐干旱的作物在,他现在也不需要这么愁了。

摇摇头,陆执安不去想那些还没有影子的事情,转而思考起了干旱天气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保住作物的产量。

要说节省水资源,陆执安第一反应就是滴灌。

不过紧接着他也想到了,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每家每户能分到的数量都不多,自然也就没有人会浪费,必定是会尽可能将所有的水最大化利用的。

这样一来,滴灌不滴灌的,区别就不是特别大了,不值得花费大力气推广。

又一次,陆执安深刻意识到,并非是自己多了另一个世界的见识,就能够在大恒无所不能的。

他不是万能的。

颓然放下手中的笔,陆执安有些烦躁地让侍墨先下去休息,他想静一会儿。

不过这一会儿也没有多长时间,侍墨只在书房门外等了一小会儿,就听到他们家殿下要去御书房的声音。

得,这位爷就是闲不住的。

陆执安没有在意他的心理活动,旱灾这个事情,哪怕是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至少要提醒两句。

早一日做准备,大家伙儿也能多一分希望。

到了御书房,他把这件事一说,看到陆远平脸上毫不意外的表情,陆执安才知道,原来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不止他一个。

太史局,是此时负责观测天文星象、气候变化的机构。

今年早早入夏又早早升温,他们确实有比较明显的感知。

因为高温关乎着天下万民,所以太史局根本不敢大意,在确认了情况之后立刻就上报了。

速度上甚至于比陆执安还要早上许多天。

陆执安倒是不算意外,毕竟这就是人家的饭碗呢。

得知早已经传令各道做好抗旱准备之后,陆执安就放松了下来。

这几年大恒虽然在休养生息,但也没少忙活。

一南一北的两大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大半,西边的达姆王朝看样子短时间内也不敢打他们的主意,如今也只剩东边的海患暂时还没有开始解决。

可以这么说,前些年狠抓官员生活作风问题的时候,抄家得来的那些银粮,早已经全部投入到了这几处。

宿康成从羊毛贸易上赚来的钱,一大半都贴补进了水泥建设以及陆执安这边的研究院等机构中。

虽然国库比以前宽裕一些,但也没有宽裕太多。

他们现在依旧有应对灾情的能力,只是这样一场应对下来,只怕是又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行了。

陆远平和陆执安都明白这一点。

毕竟民力并非取之不尽的,他们必须要给百姓们留下喘息的机会,地位才会足够稳固。

日子一天天地过,太史局的博士们也越来越焦急,毕竟这高温再持续下去,就真的要成大旱了!

好在,或许是听到了百姓们的心声,六月初的时候,一场突然的暴雨,从淮南道沿海一路向着西北前进,给大恒送来了横跨半个国境的及时雨。

又过了几天,京城收到消息,说是东南方向海上出现了龙吸水,沿海地区有不少人家房顶都被掀了。

原来是从海上来了水汽。

龙吸水,说的就是海面上的龙卷风。

以现在的建筑质量来看,最严重的后果也只是把屋顶给掀了,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龙卷风的级别并不高,所以没有造成过大的损失;另一种则是龙卷风的等级其实不低,但因为距离比较远,所以才有了如今的结果。

不管是哪一种,陆执安都觉得挺好的。

比起沿海地区掀了的屋顶,自然还是中原粮仓的降水更为重要一些。

一方是少数人,一方是多数人,自然是要倾向于更多人的。

这话说起来有些残酷和无情,但有的时候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及时到来的降水虽然让陆执安他们先前做的事情都变成了无用功,但大家都还挺高兴,无用功就无用功,能朝着好的方向去就很好了。

夏日的虚惊一场过后没多久,让陆执安和陆远平喜形于色的消息传来了。

这还是今年过完年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

百官们其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晓得昨日午后有人从京城北门而入,带着三车奇怪的东西入了宫。

再之后的消息就被全数封锁了,谁都无法探知半分。

封锁消息的命令是陆远平下的,在宫中,也就只有他和孟梓华有这么大的权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