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105章 新品

第105章 新品(1/2)

目录

第105章新品

对于这一场大考,济民书院的学生们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经过这一年的时间筛选,如今还留在书院里的学生数量只剩下一百八十多人,分成了四个班级。

因为阶段性考试并调整班级的原因,这四个班级的学生之间相互有竞争,但也有同窗之谊。

再加上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彼此之间其实并不形成对于前途的竞争关系,所以在发现分享自己所学会的知识不仅不会耽误自己的学习,反而还能够快速地将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彼此之间的互助场景也就愈发常见起来。

这一年的时间里被淘汰掉的十几名学生有的是因为学习不用功,有的则是因为家庭原因,除此之外,所有的学生都留了下来,并且依照最新一次的考试情况来看,他们都能够顺利地通过接下来的年级考试。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考卷直接就由陆执安来出了,借了报社的工具和场地印刷出来,在考试当天一早才运送到济民书院中。

一百八十多人分成了六个考场,每个考场都是三名职工监考,最大程度上避免他们会在私底下做什么小动作来提高考试成绩。

陆执安没有出什么主观题,所以这些题目都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将答案给了书院里的先生们来批阅就行了,倒是省了陆执安不少的事儿。

没用一天的时间,考试成绩就已经统计出来了,果然不出他们的预料,确实没有人考出不及格的成绩。

等待考试成绩单出来的时候简直就是学生们这辈子最为忐忑的时间了,毕竟这关系着他们的未来。

平时的小考若是没能合格,那还能有缓冲的机会来弥补,可若是这次考试没合格,那就是在被逐出书院的边缘上站着了。

好在,没有人失手。

这场考试过后便是暑假了,和寒假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并不会完全给他们放假,而是减轻了学习上的压力,将重点放在了巩固所学和预习新的课程上面。

陆执安将这事儿交给了书院的先生们去做,并没有过度关注。

而时间进入五月份以后,再度前往草原上收羊毛的宿康成又回来了。

此时的他,人设已经从原本的那个落魄到只能靠收羊毛赚辛苦钱的小商人,进化到了一个专业的羊毛贩子。

今年他从草原上带回来的羊毛足足拉了一个庞大的车队,才全部带了回来,据说有近百万斤。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陆执安一直在发愁一件事情——这些积压的羊毛怎么处理?

虽说卖给戎庭的羊毛制品已经让他们回了本甚至还有的赚,但看着仓库里积压的那些羊毛制品,卖不出去,也是会心疼的啊!

那可都是一把一把的钱!

这点也是陆执安考虑不周了,不过也是受限于他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一直都没有羊毛制品即便是不使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腐坏的概念。

如今的羊毛制品制作工艺也没有达到陆执安前世那种地步,对于羊毛的处理还是有些欠缺,所以这才刚过了一年多,库存里堆放的第一批羊毛制品就已经开始有了质量降低的表现。

就更不用提是将羊毛制品当成日常衣物穿的戎庭人了。

去年的羊毛制品就卖得相当好,宿康成在草原上待了一个多月,不仅没花一分钱,还收回来了数千斤的羊毛,而大恒这边付出的代价,仅仅只是来回运送的花销以及这路上的人吃马嚼而已。

但即便是这样,戎庭那边依旧觉得羊毛制品有些供不应求的味道,反复催促宿康成,一定要敦促他那位商人朋友,多多做一些羊毛制品,送来草原上。

有了这些暖衣暖裤,他们的冬天不知道比以往好过了多少,如今就连一些生活相对拮据的部落,都已经在考虑要不要省下钱买两条暖毯,冬天的时候让部落里的老人小孩儿们一起用了。

但即便是这样,和收回来的羊毛比,没有卖出去的羊毛制品依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为了避免浪费东西,他们现在只有两种选择——把羊毛制品出口到更多的国家,或者是便宜卖给国内的百姓们。

后者首先就被否决了。

不是舍不得给百姓用这东西,而是按照计划,羊毛贸易这盘大棋,要等到明年冬天才能揭晓,到时候戎庭的战斗力将会被削弱到极限地步,也是打响最后冲锋号角的时间。

大恒的百姓这两年有了暖炕,冬日里过得要舒服许多了,对于羊毛制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的强烈。

倒是如果出口向更多的国家,那就是将利益扩大,最终丰盈的还是大恒的国库。

国库充盈了,想要做许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想打仗,后勤物资跟得上;想发展,也能搞搞基础建设什么的;就算是遇到一些天灾,他们也不至于连能救灾的钱都掏不出来。

所以最终大家还是拍板定下了将剩余的羊毛制品出口其他国家的策略。

毕竟,在大陆北方的国家可不少,那些国家甚至要面对比戎庭更加酷烈的寒冬,生存环境更为恶劣,对于这样的好东西自然也就更加渴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