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95章 全面检查

第95章 全面检查(2/2)

目录

“那便仔细看看,好好给赵大人调养调养,这段时间就先不用当差了,什么时候养好了身体再说。秦太医,你全权负责赵爱卿的治疗。”

陆远平大手一挥,直接给赵家梁放了大假。

原本他是打算让赵家梁好好歇一歇,等年后让他出京到地方上历练个两三年,再回京进中枢的,这么一套流程下来,他这太子少师的头衔也能拿得更趁手一些。

只是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这么严重的病情肯定不是短短两个月就能调养好的,怎么也得照着四五个月来,肯定是不能让他过完年就出京。

赵太医都说了,是他落水之后没有细细治疗,这才得了这暗疾,以他的作风,如果没有人管着的话,到了地方上,天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要调养身体。

还是先把人给治好了再出京,比较安心一些。

至于原本打算给他的那个位置,先给其他合适的官员,半年的时间人员调动绝对不少,到时候也会有适合赵家梁的。

不过这一次赵家梁的事情也是给陆远平提了个醒,虽然大家看上去都还比较精神的模样,但是每个人的内在情况未必就如表现出来的那样。

所以,等到赵家梁的诊治结束,继续汇报完自己的工作,谢恩离宫之后,陆远平又把在偏殿候着的秦院首叫了过来。

“秦太医,朕打算给如今朝中的官员们检查一下身体,你觉得怎么样?”

陆远平对于当下朝中的环境和气氛还是很满意的,他希望如今的这些官员们都能和他一起多奋斗几年。

健康问题,以前他可能还会忽略掉,出了赵家梁这一遭之后,就不敢掉以轻心了。

给满朝文武诊脉?

秦院首眼皮跳了一下。

朝堂是一个相当大的班子,单单只是有资格上朝的京官,文臣武将加起来数量都能超过四百,这工作量可不算小。

别看好像平日里大家经常提到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六部、大理寺、鸿胪寺这样的常见机构,但实际上还有许多不常被提及的。

就以文官举例,除了三省六部以外,还有九寺五监,光是这些加起来都有足足二十二个机构了。

文武加起来超过四百的人数,绝对不是秦太医他一个人能扛得住的。

“陛下,这差事牵扯人数太多,臣一人恐怕无法胜任,若是陛下有此打算,可命太医院上下一同问诊。”

太医院里的人不算多,能独立看诊的也就十来个,但是这样分下来平均每人也就三十多个人,还算是能接受。

这还只是初步的检查,等检查完了再根据病患的情况安排后续问诊的太医会比较好一些。

陆远平点了点头,认可了他的这个提议。

毕竟,秦院首和朝中的大臣们也是一样的好用啊,可不能累坏了。

“这事你回去拟个章程出来,尽快递过来,还有,赵爱卿那里就拜托秦院首了。”

“臣领命。”

秦院首领了差事之后就飞速回了太医院,毕竟是牵扯四百多人的大事,他自然不敢轻忽以待,在交代了手头的事情之后就专心定起了章程。

皇上都说要尽快了,他也没有权力拖延。

不多时,赵家梁身体不好的消息就在百官之间蔓延开来了。

毕竟这会儿大家都盯着他呢,得了消息也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情。

连秦院首都出动了,可不就是出了大事。

但是紧接着,当大家知道他们也要在太医院手中过一遍的时候,心理活动就精彩了起来。

众所周知……医生是能看出病患身上很多东西的。

比如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比如……不节制。

同样的,也不是所有人都爱吃药的……不对,没有几个人爱吃药才对。

大臣们的情况各不相同,但皇帝命太医院看诊是恩赐,是荣耀,谁也不敢拒绝,就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反正还有那么多的同僚们陪着呢!

第二天一早请平安脉的时候,熬了一夜的秦院首就将自己初步定好的流程交到了陆远平面前。

他考虑的比较周到,为了避免因为太医的专业方向和水平不同而漏诊,所以每个官员都要经过三个人的诊治,然后综合判定。

这样虽然废时间一些,但也能最大程度地完成任务。

他看的清楚,陛下对于大臣们的健康还是很在意的,既然如此,与其轻省一些但可能漏诊,还不如多麻烦一下,这样万一有谁突然病了,他们也不至于获罪。

也省得到时候再被病患和陛下折腾。

不得不说,秦院首考虑的确实周详,所以陆远平在看过方案之后也就同意了。

正好这会儿朝中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忙碌,择日不如撞日,陆远平下令,今日太医院准备一下,从明日开始问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