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落幕(2/2)
今年的命题确实是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又因为分了五个维度评分的原因,所以大家也都不敢给一些让人觉得不合理的分数,免得再被揪出来问询。
所以,从第十名开始,一直到第六十名,分数降得还挺厉害。
哪怕是第十名,平均分数也才堪堪保持在了80这个水平。
勉强称得上是优秀。
但是,陆远平觉得有意思的两篇文章,平均分数却是硬生生上了90,也是唯二两篇上了90分的文章。
众口难调,能够写出这样高分的文章,这两人肯定是有底子在的。
也能说明他们的文章足够说服大多数的阅卷人。
平均分90,那就意味着最低分也就是80这个水平了,可不就是厉害吗?
不过陆远平觉得它们有意思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分数,而是因为其中的内容。
不得不说,90分的文章确实写的很不错。
“这两篇文章你带回去,这几天看一看,我觉得里面还是有些不错的建议的。”陆远平笑着对陆执安说。
陆执安在陆远平看文章的时候一直都在观察成绩单,判断有没有出纰漏的地方,以及有没有人给了虚高的分数,所以并没有像陆远平那样重点看某一篇。
好在,不知道是大家还在忌惮着政绩考核制度的原因,还是这批选出来的官员都比较自觉,各篇文章在分数上虽然都有一些波动,但是陆执安仔细回想一下,大约也能和各个考官们的个人风格对的上号。
比如平时做事就比较稳重的官员,很难给出略微有些剑走偏锋的文章一个高分,反之亦然。
这些分数都在一个可以理解的区间波动,也就意味着成绩没有别的问题了。
陆执安结果陆远平递来的两份卷子,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名次了。
殿试最为重要的名次只有四个——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二甲头名的传胪,也就是实际上的第四名。
其他三个倒也还好,在没有什么额外意见和目的的情况下,就按照分数来确定也不错,唯独只有探花这个名次。
要选好看的。
说实话,陆执安也不太清楚这个探花选好看的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他前世历史上有这个说法,如今的大恒也有。
不过和其他朝代不同,大恒的探花也不全是看脸,也是要有才干的,所以探花一直都是从殿试前十里选。
所以现在剩下的就是谁长得最好看这个问题了。
其实能走上仕途的学子们长相上不说俊朗,但也能称得上是一声周正。
毕竟官员是最直接和百姓们接触的,代表的也是朝廷的形象,为了形象,也不能整一些歪瓜裂枣的官儿出来啊!
不仅不能歪瓜裂枣,也不能有残疾之类的情况,面上有疤痕、胎记这种情况更是不能出现。
反正以陆执安的眼光来看,其实大家长得都还可以,最多就是有人年轻一点,有人年纪大一点。
这次恩科进了殿试的考生年纪最大的一个可是有四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都已经是能做祖父的年纪,自然比不上那些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风华正茂。
陆远平也不在这上面纠结,凭着印象从前十里选出一个。
陆执安看了一眼,他的名次是平均分的第四名。
这就相当于是探花和传胪换了个位置。
他没有多说什么。
而是看着陆远平将圣旨写好,盖上玉玺,封存了起来。
如此,恩科的成绩就算是彻底定了。
明日一早,就是张贴皇榜的时候。
第二天一大早,陆执安就按照往常的作息起床洗漱,到了明光殿外广场等候上朝。
和平日不同的是,今日早朝,多了六十个忐忑的准进士。
这将是他们第一次步入朝堂,可能是他们仕途中最辉煌的一天,也可能是一切辉煌的起点。
未来如何,就看他们要如何去做了。
随着上朝时间的到来,百官们先行入殿,而后才是考生们听命入殿。
等待他们的,是一封决定命运的圣旨。
“……二甲传胪,殷慈,一甲探花,宣河,一甲榜眼牛良俊,一甲状元,冉同和,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