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 第74章 教导主任

第74章 教导主任(2/2)

目录

这不,陆风致绷着一张小圆脸,小心翼翼地用指节去戳自己心仪的麻将块的时候专注极了。

那小小的脸蛋上出现了严肃至极的表情,不会让人觉得害怕,只会显得她格外的可爱。

陆执安可是发现了,他娘的几个心腹侍女这会儿可都在笑眯眯地看着陆风致动作。

不愧是他陆执安的妹妹,就是招人疼。

商量完事情的夫妻两个也发现了这一幕,便也不再做什么额外的动作,笑着看他们俩玩。

陆风致小心地戳啊戳、戳啊戳,跟个艰难运食儿的蚂蚁一样,折腾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将目标麻将块给戳了出来。

小心翼翼地将被抽出的麻将块拿走,陆风致像模像样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长出一口气。

然而下一秒,她就原形毕露了。

“哥哥!我成功了!是不是很厉害?!”陆风致眼睛亮晶晶地求夸奖。

上一局她就是输在抽这个位置的麻将块时手不够稳,导致整个麻将塔都塌了,所以这一局她特意又选了这个目标,为的就是“报仇雪恨”!

陆执安瞥了一眼致的情感需求。

“对!我们康妞最聪明了!”

陆风致得了夸,却不好意思起来,抿着小嘴儿笑了笑,然后催着陆执安继续抽下一块。

这并不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但是有了陆风致的参与,竟然意外的没有那么枯燥了。

陆执安还是没有在凤仪宫中留太久。

陆风致这边刚因为困倦睡下,陆执安就麻溜跑路,回了东宫。

他可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不知道给父母留私人空间。

.

次日一早

陆执安这边在侍墨的轻声呼唤中醒来,便有凤仪宫中的宫人前来问安,并送上皇后娘娘准备的长命缕一副。

给孩子编长命缕是大恒的端午习俗之一,据说这副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的长命缕能够保佑受赠人长命百岁。

所以每年的端午节时,总是能看到有许多的人手上都绑着长命缕。

陆执安的这一副长命缕是孟梓华亲手编的,而且还拉了陆远平一起,上面汇聚着他们作为父母的真切祝愿。

同样的长命缕,陆风致那里也有一副,不过她的长命缕坠下来的流苏条要比陆执安的稍微长一些。

陆执安毕竟还要学习写字,又是男孩子,每日还要跟着上早朝,若是流苏太长了,不仅不够方便,还容易让人心里犯嘀咕。

所以在分线的时候孟梓华就提前算好了长度,只留了短短的一截。

陆执安把长命缕戴上,然后让宫人们帮自己整理朝服。

说起来,陆执安在开始上朝之后才逐渐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电视剧中总是喜欢放一些皇帝衣来伸手的画面,这并不全是因为摆架子,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正当原因的——

朝服繁复华丽,因为是量体裁衣,所以一点微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导致衣服上面的部件有些许的错位。

如果是已经穿戴好了,走动之间倒也罢了,位置已经固定好,技术决定了它在主人正常行动的时候乱也不会乱到哪里去。

但是在穿的时候,还是要格外注意,免得不小心出了差错。

这有点像陆执安前世那些明星走个红毯还要有人帮忙整理裙摆、脱鞋换鞋一样,【不一定】是他们想要摆谱,而有可能真的只是他们被束缚住了。

已经连着上了一个月的朝,陆执安也逐渐适应了如今的这种模式,只是生物钟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早上起来的时候总是容易犯困。

好在他有先见之明,早前安排课程表的时候还给自己留了午睡的时间,如今是真真的派上了用场。

这一日的早朝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下朝的时候陆执安在御书房歇了一会儿脚,发现今天的陆远平似乎是有点兴奋过度了,不由得好奇多问了一句。

然后他就听到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哦,没什么,就是派出去的人回来说,你师公今日一早便能入京了。”

师公?

陆执安的大脑急速运转,开始梳理人际关系。

师公这种称呼有两种可能出现的应用身份——师父的老公、师父/父亲的师父。

首先,陆执安他爹肯定是没有老公的,那就只能是后者了。

也就是说,他爹的老师回京了。

陆执安的眼睛缓缓睁大。

一些不太好的记忆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浮现。

“梅……梅师公回来了?”

陆执安的情绪波动太过明显,陆远平还纳闷地看了他一眼。

“对啊,梅先生回来了,今早入京,回家还有时间休息休息,正好参加晚上的端午宴会。”

陆远平是真的高兴。

他失去母后之后在这宫中就再也没有了亲人,孤立无援。

梅永言是他刚启蒙的时候先帝选给他的太师,师徒两个的感情基础建立的很早,再加上梅永言本身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所以那时候的陆远平对于梅永言十分崇拜。

母后走后,陆远平的情感第一寄托人就变成了亦师亦父的梅永言,而梅永言也没有辜负他的情感寄托,对于他十分照顾。

当初他自贬出宫也不是没有过犹疑的,因为他身上所牵连着的可不仅仅是他们夫妻两个人,还要包括东宫上上下下的无数人,从内侍宫女到东宫各级属官,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陆远平不忍心因为一己之私就坏了他们的前程甚至是让他们丢了性命。

还是梅永言告诉他,想做什么就去做,有他在身后呢,不用怕。

梅永言也确实做到了他承诺的,除去极少部分因为自己本身就做了坏事有了把柄的人之外,他保下了大部分的人,只是自己因为收到迁怒,被先帝发配去了成都府,在府尹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年。

从京城一品大员到地方三品官,这样的落差不能说不大,因此陆远平一直都很担心他这位老师的情况。

只是当时的他也身不由己,只能频频寄信询问情况,甚至还派出了一支暗卫小队去老师身边守着。

有先帝这么个反面教材的衬托,梅永言就像是陆远平心中的完美父亲形象,现在他终于要回来了,陆远平能不高兴吗?

但是他高兴了,不代表陆执安也会很高兴。

反应过来梅永言就是他师公之后,陆执安就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些担忧。

陆远平与梅永言之间的信件往来一直都挺频繁,除了明面上的交流之外,两人还经常通过暗卫通信。

在通过暗卫通信的时候,两人的信件内容就没了诸多的顾忌,而陆执安这个陆远平唯一的儿子,自然也是在信中被关心过的。

梅永言还给他出过好多次的考题。

每次梅永言的信送到的时候,陆执安就知道自己又要掉好多根头发。

绞尽脑汁地写完了作答的文章,然后忐忑地等着下一封信中带来的评语与新的考题。

如果说,在大树村的时候,陆远平是他亲爹兼班主任,那么梅永言的角色就更像是爷爷兼教导主任。

天生的压迫感就放在那里。

以前都隔了好几千里远了,陆执安都要被各种题目折磨,如今师公回了京,嘶……

“爹,我觉得我可能又要没有时间陪妹妹玩儿了。”陆执安摆出一双死鱼眼。

陆远平挑挑眉,有些意外陆执安对于梅永言的畏惧感竟然这么强烈。

平日里陆执安别说是对着老师了,就是对着他都没有多少的畏惧,还三五不时地捋老虎须,竟然如此怕梅永言。

陆远平就像是发现了什么稀罕物件儿一样,上上下下地打量陆执安。

“儿子啊,你之前不是不想上朝来着,要不爹给你放点假?”陆远平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觉得自己突然诞生的这个想法很妙啊。

梅永言当年能作为太子太师,自然是有才学的人,连陆远平都对他的才能十分敬服,教一个陆执安是绰绰有余的。

陆执安他们的时政课已经停了一段时间,这些日子陆执安就是跟着上朝听政,陆远平也不太确定他都品味到了什么。

但是梅永言算起来也能称得上是一句三朝老臣,宦海沉浮那么多年,虽然在先帝时期并没有得多久的重用就被贬,但只看他能保下绝大部分的东宫属官就能知道,这人的能力实在不俗。

让他来教陆执安,陆远平是十足的放心。

顺便的还能消耗一下陆执安那无处消耗的旺盛精力,免得他总是想着折腾点什么出来。

东西都是好东西没错,但总要给他们安排的时间才行。

陆执安:……多好的爹啊【咬牙切齿.jpg】

不过陆执安也知道,不管陆远平开不开这个口,梅永言是肯定会关心一下自己的学业的,这一遭迟早都跑不掉。

既然跑不掉,那就不跑。

陆执安知道自己不用做什么无谓的挣扎,反正结果都一样。

但是对于陆远平打算的让梅永言给他加课这件事,陆执安还是严词拒绝了。

“爹,我的时间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陆执安叹了口气。

“报纸的事情,你和外公他们都不怎么管了,审稿什么的都是我来做,一天怎么也要花上一时半刻的。”

“东宫那边的匠人们还在研发新的东西,我也得抽时间关注着。”

“还有济民书院,教学生们认字也便罢了,有先前寻来的那几个秀才在,但以后的数物理化这四门课课没有人帮我的忙。”

“你看看这都多少事了,再给我加课,我上哪里有时间去给别人上课啊?”

上课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

别看陆执安已经把教材给整理好了,但实际上还有种东西叫教案,他总是要思考怎么把那些东西教给学生们的,而且还是四门课。

别说是加课了,陆执安现在还在思考翘掉文学课的可行性有多少呢。

不过在纠结了一番之后陆执安还是放弃了这个危险的想法。

文学课虽然在陆执安的课程表中只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位置,但在整个大恒依旧是主流。

陆执安确实不需要学精,不需要一字一句细细咂摸,但也要懂才行。

总不能将来大臣们给他列举典故,他这个当太子的两眼蚊香圈吧?

那未免也太荒唐了些。

所以他能够压榨的只有自己的时间。

也就更没有时间分给梅永言了。

陆远平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个理儿。

陆执安如今确实还是挺忙的,那个济民书院可是足足有两百个学生在等着他呢!

“既然这样,那就先不给你加课了,明天下朝之后过来,跟你师公打个招呼再走。”

陆执安:……

好的,不加课,加试是吧?

陆执安可不信他这位师公见到他本人之后不会像信里那样考教他。

但只是偶尔考一下试的话,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嗯,不就是把以前的笔试变成了明天的面试吗?

这有啥好怕……的……

说完了这件事,陆执安生怕陆远平再扯着他说什么有的没的,平白的给他添担子,连忙找了个借口跑了。

“得想点办法转移老爹和师公的注意力才行。”陆执安在心中盘算着。

如今最紧要的黄河水患已经有人在处理了,提前好些年布局的羊毛贸易也在顺利推行中,火炕和曲辕犁也都已经推广了出去,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

大恒如今还真没有什么时间紧迫的事情要先解决掉,陆执安就把注意力放回了土地上。

粮食是决定国力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有足够的粮食,百姓们才能吃饱饭而不会因为生存问题被逼上绝路、军队才能有足够的粮饷维护国家安全、经济才能够稳定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内。

对于农业社会来说,粮食实在是太重要了。

曲辕犁的诞生让耕地的难度降低,无论百姓们是在原有的土地上耕作,还是开垦荒地,所需要耗费的力气都小了不少,有了多余的力气自然也就有了耕种更多土地的能力,粮食产量自然也就上升了。

但这些都只是增加了总的粮食产量,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还是没有得到提高。

陆远平派去海对面寻粮种的队伍也不知道如今走到哪里了,短时间内不会有音信,想要提高产量,只能从精耕细作上来打算。

最简单的就是肥料。

陆执安早就已经找了人研究肥料的配比,但是受限于植物的生长速度,这项研究的进展也是相当的缓慢。

不过当陆执安仔细观察的时候,还是能发现试验田之间的不同。

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农家肥,对于粮食产量都是有帮助的。

不雅归不雅,但百姓们又不会在意那么多,只要能增产,这点子味道又能算什么。

小禄子看着蹲在地上细细查看刚刚出苗没多久的麦子的太子殿下,心里紧张极了。

去年试过曲辕犁之后,他小禄子就被太子殿下给记住了。

原以为得了那一次的奖赏已经算得上是天大的幸运,没想到后来殿下竟然还给他吩咐了新的活计。

小禄子不懂那些臭烘烘的东西能让稻谷增产是什么原理、殿下又是怎么知道的。

但是他觉得,殿下能做出来曲辕犁那样的神器,他说能增产的东西自然也能增产。

能增产,就是好东西。

小禄子十分认真地记下了殿下交代的诸多事项,怕记混了,还反复和传令的太监询问确认,然后就撸起袖子认真干了起来。

农家肥味道大,小禄子照看的虽然是御田,但也没有人会想要平白无故地沾上这样的气味,万一哪天冲撞了贵人就不好了。

只有小禄子不在乎,他十分认真地执行着太子殿下的命令,每日记录几块田地的变化。

殿下说,这叫对比实验,能够看得出要放多少的农家肥,可以把产量提到最高。

他可千万不能记错了。

一亩地里能多打出来一斤稻谷,说不定就能救下一个人呢。

身上挨刀子的滋味太痛太痛,如果可以的话,这世上最好不要再有人因为吃不饱饭挨了刀。

小禄子咬着笔,拿着尺子给稻谷量高度,然后一笔一划地在记录本上记下了今日这片稻谷的数据。

真好。

看这块对比试验田的长势,能涨至少半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