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叫卖(2/2)
圣旨大意是,免除监察御史游郑冬在内、共计七人的官职,革去功名,押入天牢,等候发落,同时命金吾卫围了这七人的府邸,一只蚂蚁都不许放出去。
这样雷霆万钧的处理方式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毕竟在此之前他们可没有听到一点风声,对于这七人所犯下的事什么罪名也一概不知,而恐惧,往往就是来自于未知。
一时间,大殿之上只剩下了几个将将缓过来神的罪臣们喊冤的声音,其他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
陆远平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他们哭嚎,诉说着自己有多么冤,像是在看什么好戏。
万籁俱寂,只剩他们几人仿佛被灭了门一样悲切的哀嚎,起初还不觉得,时间长了就连他们自己都开始觉得仿佛有些尴尬。
陆远平按着他们逐渐收了声,这才冲着何书扬了扬下巴。
“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他们做了什么事,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陆远平早已经做足了杀鸡儆猴的打算,所以也没有打算给这七个人留面子。
为了造成足够的震慑力,他特意等到了六个人的证据全部收集齐全的这一天,为的就是体现出监察院的行动力,在这些以为风波已经过去了的官员们头上高高悬起一把铡刀。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分组盯梢练手的时候目标是六人,如今圣旨宣布的却是七个人……
调查过程中发现官员之间相互勾连,于是多一个人上了猎杀名单,这样的事并不算意外。
事实上,如果不是人手不足的话,这六个人能牵扯出来的绝不只一个,拔出萝卜带出泥,各级官员串联之下,再多十个人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剩下的那些人罪名相对轻一些,所以只能暂时放过,先处理掉危害最大的那一个。
这七个人中有人藏得并不算深,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被调查了个七七八八,但有的人就比较会做表面功夫,以至于把这件事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过这也给了陆远平充分利用这件事的余地。
何书手里拿着的,是批量印刷出来的七个人的罪状。
今日上朝的官员人手一本。
除了这些,早已经蓄势待发的报纸,在今日上朝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在全城传播。
头版头条,就是这次处理七人的大案。
用陆执安的话来通俗地说,老百姓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是地旱不旱,是粮仓满不满,是头顶的究竟是一片什么天。
将这七人的事情放到头版头条,就是利用这样的一个大案,告诉百姓们他们新来的这位皇帝对于这样的贪腐或者渎职的官员是什么样的态度。
而这样涉及多位高官的消息,也必定会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无论是升斗小民还是地方豪富,都会关注,进而注意到报纸。
由此,报纸的第一枪也就可以顺利打响。
至于被处理的这七个人……这报纸又没有污蔑他们,不过是把他们做过的事情如实报道了出来而已,他们又凭什么介意呢?
哦,他们马上就要被下狱,也没有介意的资格了。
不过此时百官们都还没有下朝,他们入宫的时候报纸也还没有开始售卖,所以大家对于报纸的消息还一无所知,但是何书已经将这七人的罪状发到他们手上了。
这份罪状不仅仅写明了他们各自犯了什么律令,甚至还简单列举了证据,密密麻麻地写了好几张纸,详细程度让不少本就有些心虚的人惊出一身冷汗。
甚至有那承受能力弱的,直接就膝盖一软,跪在了地上。
这份罪状之中可没有对那些已经被牵连路出马脚,但是还没有被问罪的人遮掩,他们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心里有数,看到这些内容之后就明白自己已经事发了。
至于为什么皇帝暂时没有处理他们?
他们不懂,但是他们还是抱着万一能被放过一马的心态,努力表现得谦卑一些。
而对于那些问心无愧,又或者是暂时还没有露出马脚的人来说,这七人的罪状摆在他们面前,就已经绝了他们说情的念头。
这个时候撇清关系都还来不及呢,脑子被恭桶套了才会上去插一脚。
同时,他们也在心里万分警惕。
同时调查七个人的罪状,并且还不惊动朝中的任何人,这样的本事,监察院只怕是要真的成为皇帝手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啊!
最关键的是,监察院宣布成立至今也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知道监察院里都有谁,是怎么行事的,完完全全的一无所知。
一次处理七个人,果然带来了十足十的震慑力,满朝文武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一个人敢多说一句,就这么让这个大案进行到了审讯阶段。
“着,刑部尚书桓明德、监察院院首公仪广主审此案。”
桓明德啊,熟人了,不需要在意。
监察院院首?公仪广?这是什么人?
百官们头上齐齐冒出了一个问号。
既然是要主审这几人的案子,公仪广这个监察院院首是肯定要露面了,神神秘秘的监察院也终于能在大家面前揭开一层面纱。
只是想到为了见这位公仪大人一面,足足有七人“英勇就义”,大家的心里就难免有些复杂。
宣布完审理人之后,陆远平也不墨迹,直接就宣布退朝。
原本今日上朝也没有什么要事,最重要的也就只是宣布羁押游郑冬他们七个人而已。
比起宣布这种已经查得七七八八的事情,陆执安更在意的是首次亮相京城的大恒新闻报。
.
“卖报了卖报了!惊天大案!一日之内七位大官押入天牢!!!两文钱一份报纸!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卖报了卖报了!大孝子夜宿花楼竟成亲爹贪腐铁证!只要两文钱就可一观详情!还有更多内幕消息,快来看啊!!!”
“卖报了卖报了!火炕竟然是如此诞生的,只要一份报纸,你也能学会搭火炕!只剩最后五份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
一如既往热闹的京城大街上,进入突然响起了孩童响亮的叫卖声,引得路人频频驻足张望,寻找声音的来源。
这不是说孩童的声音有多么稀奇,而是他们所喊的内容实在是有些耸人听闻。
什么一日之内押了七个大官,什么大孝子夜宿花楼,还有最近几个月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火炕,可以说每一个关键词都能戳中一批人的兴趣点。
手头不算紧张的人第一时间就拦下了正在跑动着叫卖的报童,飞快地丢下两个铜板然后把他手里正挥舞的报纸抢来展开。
只见被叠得整齐的报纸展开后,视线正中的加粗加大墨字就写出了这份报纸中最重要的消息。
《关于游郑冬等七人贪腐渎职的处理公告》
这篇文章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什么形容词,只是一条条地将七个人的各项罪名罗列出来,就已经占据了头版的大半版面。
公告的最末尾提到这七人如今已经系数押入天牢,并且即将在刑部公审,如果有热心百姓有什么可靠的线索或者证据,可以送至监察院衙门,会有专人核实相关线索,如果属实,监察院会发放一定的奖励。
虽然一日之内处理七个大官的消息听上去没有多少的可信度,但是这报纸上面写得言之凿凿,甚至还附上了公审的时间以及监察院衙门的地址,看上去不像是假的。
像是这第一个人一样买了报纸的人不算少,毕竟是京城,有闲钱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这些人对于报纸上所写内容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有的人认为这个所谓的头版文章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手段,声称自己今早还看到了七人中的某一个入宫上朝,怎么可能还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就已经被羁押,甚至连报纸都报道了。
有的人则认为这种涉及到政治问题的消息不应该广而告之,有损朝廷颜面,应当将已经卖出去的报纸收回来,并且严厉出发售卖报纸的人。
还有的人则是纯粹的吃瓜乐子人,他们就想知道这个所谓的刑部公审会不会真的变成现实,而那个据说给有效线索发奖励的监察院又是个什么地方。
后者主要是由京城中的各种纨绔公子们构成,其中文臣武将之子的比例占据了至少七成,当然,他们还有心情看热闹吃瓜,也纯粹是因为那篇头版文章里面涉及到的人并不包括他们自家老爹。
但不管怎么说,大恒新闻报的名头算是借着游郑冬他们的案子彻底响彻于京城之中。
百姓们发现,似乎无论他们走到了哪里,都能看到挎着布包,挥舞着报纸叫卖的孩童。
这些孩童们衣服上打了不少的补丁,已经被洗的发白,却能看得出很干净。
有人跟在报童的身后,想要看看报纸是从哪里来,一直等到人把手里的报纸买完了,然后追着他的脚步钻进了胡同里。
七拐八绕地走了许久,才总算是来到了一片开阔地,不同于胡同中的安静,这里热闹极了。
“七叔七叔!!我我我,再给我登记领十份报纸!”
“七叔!我也要领十份!”
“七叔!俺也一样!”
……
一连串不过承认腰高的小萝卜头,在一个独臂的中年男人面前排成一队,探头探脑地说着自己的需求。
被称为七叔的人一点都不觉得吵,笑眯眯地记下他们每个人的名字,登记好数量,然后让他们自己从已经分成每份十张的报纸堆中拿一份。
拿了报纸的小孩子们一点也不墨迹,往身上的布袋中一塞,就飞奔向胡同之外。
他可要赶紧点去叫卖,卖得越多,工钱就越多,说不定今晚还能给家里添一个鸡蛋吃,上次吃鸡蛋什么时候来着?他都快要忘记鸡蛋是什么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