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水泥(2/2)
十来岁的年纪个子蹿得快他也知道,毕竟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但是这和睡觉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不仅危害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而且还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脾气暴躁等等情况。”
“如果睡眠时间太短,并且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的话,还容易猝死。”
陆远平:你说就说,还一直拿你那小眼神瞟我干什么?
陆执安却是不理他的眼神,转而提起了自己之前一直在思考的另一件事——上朝时间。
上朝时间那么早,当初他跟着上了一天的朝都觉得困得不行,但他可是就住在宫里,不需要像大臣们一样早早地从各自府中赶来。
也就是说,大臣们的起床时间只会比他早更多,一个小时,甚至是一个时辰。
要知道,能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三十岁都能称得上是后生可畏,四十岁也可以说得上一句年少有为,五十岁甚至是六十才是朝中重臣们的常见年龄段。
这样的年纪,放在陆执安前世都快要能退休颐养天年了。
可是在大恒,他们还要陪着皇帝每天三四点钟起床上班。
现在天气还不算很冷,早上起床的压力也不算特别大,可是等到了冬天呢?
陆执安是真的怕哪天有个大臣因为早起上朝而突发什么疾病。
这对于陆远平的名声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击,闹不好就要传出苛待臣子的谣言来。
“所以啊,爹,要不改一下上朝时间吧。”陆执安并不完全是出自想要多睡会儿觉的私心。
他知道,朝堂上还能留下来的这批大臣们,只有一少部分是暂时没有办法处理掉的蛀虫,剩下的都是陆远平留下来的能臣干将,他正期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将所有蛀虫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努力让大恒变得更好呢。
能被他留下来的人,在才能上至少也是个能守成的,而这样的人才,并不好找,损失一个都足以让人心痛。
毕竟,如果陆执安对未来的规划能够成真的话,未来许多年里的大恒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都是极大的,而培养可用的人才又需要时间,所以这份底子必须要尽可能地保留。
“爹,你想想,万一有哪个将相之才因为起太早……”
“闭嘴吧你!”陆远平瞪了陆执安一眼。
他自己会想,不用他特意提醒。
陆远平甚至不敢把这种可能放在自己有印象的人才身上去联想,生怕自己这么一个联想就成了真,到时候他可真的要呕死了。
但是早朝时间是□□定下来的,一直沿用至今,即便是先帝那样在家事上荒唐的人,也从未有过更改早朝时间的念头。
陆远平不知道他要是这么提出来了,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但至少礼部是肯定要闹上一闹的。
想想就头疼。
陆执安大致能猜到他在头疼什么,但是礼部的那群老头子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前些天的太子册封典礼,那群老家伙可是把他也给折腾的够呛,现在可算是熬过去了,他可不想在短时间内再和他们打交道。
“爹,其实早朝还有一个问题你发现没?”陆执安想了想,决定先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嗯?”
早朝这个制度是从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下来的,有什么问题?
“我只是随便说说哈,毕竟我也只上了一次朝。”陆执安摸了摸下巴。
“先说说早朝的目的是什么。”陆执安写论文的习惯又下意识地带了出来。
“早朝主要是为了大臣和皇帝之间交换信息,了解清楚国内近期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臣子知道而皇帝还不知道的,比如检举。”
“还有一点,当国家发生大事的时候,早朝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文臣武将们想法、集思广益的平台。总的来说,早朝是用来处理国家大事的。”
“既然是处理国家大事,那么为什么早朝要搞出来那么多礼乐之类的环节?速战速决才是最好的啊!”
陆执安最想吐槽的就是这一点了,虽然这样的环节是能维持秩序不错,但也过于繁琐了一些。
“还有就是各位大臣们说话的方式。”
说起这一点,陆执安也觉得牙疼。
“要知道,早朝可不是一个人参与,每个人在汇报自己的信息的时候先行个礼,再来上一两句的问候,然后才进入正题,他浪费的是他自己的时间吗?”
“他一个人说一刻钟的废话,浪费的就是每个人一刻钟的时间,参与早朝的大臣们有多少我不清楚,怎么说也有上百个吧?这不就一下子浪费了一天出去?有这时间啰嗦,大家都回去处理多少事情了?”
这就像是陆执安以前被迫参与过的什么学习研讨会,先来个领导发言,说上一堆屁用没有的感叹,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如果领导多几个,说不定第一天就净是发言了。
直切正题不好吗?这里可是国家中枢,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繁星,最重要的就是效率二字。
换句话说,如果他们把说废话的时间挪到睡觉上,猝死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陆远平也知道陆执安为什么说那些环节有问题,毕竟即便是他自己也觉得无聊的很。
但是多年习惯,很难让大臣们快速改正,而且怎么改也是一个问题。
想到这里,陆远平又看向了陆执安。
他突然想起来,前些日子这小子拿着那篇关于羊毛贸易的文章来找他时,那种文章结构!!!
简单,明了,思路清晰。
通篇看下来,可以说是一句废话都没有,完全不需要他像是看折子一样,费劲巴拉地从一堆虚伪的问候里面去提炼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样的文章写法,若是能推广开来,每日处理政事都要轻松上不少。
如果连上朝也能应用到这样的方法,确实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
“你有什么合适的建议没?”陆远平想知道,陆执安会不会还有什么妙招。
陆执安其实也没有提炼出什么很有效的更改策略,但是他曾经在前世学到过一种方法——缩句。
温暖的阳光下,路边的小花舒展开了自己的花瓣。
阳光下,路边的小花开了。
将不必要的修饰去除,就能让句子显得简单清晰许多,或许少了一些画面感,但这种画面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的东西。
像是政事,要画面感干什么?又不是在说书。
陆执安把这一点告诉了陆远平,然后就没有别的建议了。
反而是对于大臣们往上递提案这一点,他还能给支一下招。
“早朝要解决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已经有解决办法、上朝只是为了敲定最终方案的;以及暂时还没有解决办法的。”
“这两类问题,其实都可以套用论文或者策划案的模式,只要稍作改变。”
“论文?就是你那篇羊毛贸易的文章那种?策划案又是什么?”
陆远平没忍住,插了句话。
“对,就是那种。”陆执安点点头,“论文是我在梦里学到的一种写作方法,但如果是在早朝上,策划案比论文更适合。”
陆执安这一个急转弯,就把陆远平好奇的论文给撇开,单独讲起了策划案。
“策划案是指对于某一件事的整体规划,大到最终目标,小到每一步怎么走,都可以在策划案中写出来。”
“就比如在某个地方发生了旱灾,朝廷必然要救灾,那就可以以策划安的形式将整个流程规划出来,然后一步步按照计划执行。”
“无论是已经得知了消息,还是正巧在上朝的时候得到消息,策划案都可以直接将各个环节填进去,飞速将整个流程明确下来,甚至,如果近期没有发生什么天灾,各个部门也可以提前做出预案,真到了灾难降临的那一刻,立刻根据预案行动起来。”
“就比如旱灾,百姓们缺少粮食,肯定是要调集存粮救灾的,无论调用多少都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在大家还在讨论派谁去赈灾、调用多少赈灾银两的过程中,粮仓其实已经可以按照预案开始准备赈灾用的粮食,等到最终细节拍板了再进行微调。”
“这样一来,就省下了调粮的时间,赈灾粮款早一步到达灾区,百姓们就能多一分生的希望。”
说到这里,陆执安微微皱眉,还是觉得自己的举例好像不够到位。